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探究题
初中生物

2013年5月以来网上有关小龙虾的传闻较多。

(1)很多网友都在转发"小龙虾是虫不是虾"的帖子,提醒大家不要再吃小龙虾了,那么小龙虾究竟是什么呢?小龙虾(如右图)就属于( )

A. 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 C. 节肢动物 D. 棘皮动物

(2)小龙虾是否如网上传言爱吃腐烂性食物呢?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七年级"未来生物学家"活动小组的同学作了探究: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略)
④设计实验并实施(如下图)。

"我们做过小龙虾在腐败食物和新鲜食物之间的选择试验,做了一个Y型的迷宫,A侧放了新鲜鱼块,B侧放了腐败鱼块,经过几百次观察,发觉小龙虾99%取向于新鲜鱼块。"
⑤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3)该探究活动中研究的小龙虾的行为依功能划分为行为,动物行为学家研究动物行为主要采用的方法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探究
洗衣粉中含有去污剂、表面活性剂及助剂等,助剂作用是提高表面活性剂去污能力,按助剂是否含磷洗衣粉可分为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两种.因为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对生物造成影响,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某同学欲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获得藻类:从丰富营养化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再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
②分组编号:将藻类先加水800毫升搅匀,平均倒入2只500毫升烧杯中,标号为A,B.
③分别处理:A烧杯中加入0.1克含磷洗衣粉,B烧杯中加入0.1克同品牌不含磷洗衣粉.
④培养观察: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天,观察藻类的数量.
(1)①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
(2)②中两个烧杯搅匀后平均倒入两个烧饼,符合实验设计控制变量中的原则.
(3)③中B烧杯加入不含磷洗衣粉而不是加入清水,原因是
(4)④中"适宜条件"具体为条件适宜.
(5)实验前,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对该实验做一个假设,你的假设应该是
(6)你预测藻类数量较少的烧杯应该是
(7)该实验尚有一不足之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过一段时间后种子的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作用增强.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种子的作用会减弱,幼苗的作用也会逐渐减弱,原因是
(3)分析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种子和幼苗的关系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蓝蓝进行了如下实验: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把A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个小时,然后将暗处理的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处理后如图:  (8分)

(1)实验前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__运走耗尽。
(2)图乙中,叶片进行脱色时应选用装置[   ],加热后,叶片的绿色部分变成__________。
(3)图甲中,加碘液处理后发现银边处__________,A处__________,其它处_____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芬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9分)

(1)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_______,其变量是空气的_______。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_______。
(2)小芬为该活动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_______ ,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4)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  ]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_______。
(5)小芬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__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为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取一株生长健壮的天竺葵枝条做如图处理:瓶①枝条除去其全部叶片;瓶②枝条除去部分叶片;瓶③枝叶保持完整。再罩上透明塑料袋并置于光下2.3小时。请分析回答:(9分)

(1)光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水珠最多的应是________号瓶。这说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________湿度。
(2)若往瓶③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纵切,发现枝条的________被染红了,
这是因为该结构中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________ (导管或筛管)。
(3)将3号瓶塑料袋打开,迅速把一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袋内,木条复燃了,说明袋内________气体较丰富,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的结果。此时摘下该瓶一片叶片,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将变成________色。
(4)若将3号瓶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光照几小时后取下塑料袋,并将其中的气体挤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浊。该气体是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产生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何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5分)
材料用具:
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
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向A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多少毫升?_____________
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4分)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3分钟

  ?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1分钟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2分钟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3分钟

 不变蓝

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
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_____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7分)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个)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A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B
3
无水  20℃
C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D
3
水淹没种子 20℃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在向各鱼缸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期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结果如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出液(毫升)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的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变量是      
(6)控制废电池的危害的措施有哪些?(回答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感:种子D 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1)A装置的作用是    
(2)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7分)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个)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A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B
3
无水  20℃
C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D
3
水淹没种子 20℃

大豆发芽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光对大豆的发芽有影响吗?某校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在甲、乙两个同样的培养皿中分别放人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50粒)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大豆发芽情况。请分析:

        装置
    甲培养皿
    乙培养皿
 
      场所
     日光下
        ①

温度
23℃


棉花干湿情况
潮湿

 
 发芽
 未发芽
 发芽
 未发芽
数日后大豆发芽情况
46
    4
45
5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     
(2)该兴趣小组对乙培养皿设置的条件应该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
(3)该实验变量是        
(4)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甲、乙两个培养皿中都有未发芽,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感:种子D 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1)A装置的作用是    
(2)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适于生活在水中。几个同学对“孑孓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需要空气,有的认为不需要空气。请你根据下图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该问题。

提出问题:                                             。(4分)
作出假设:                                                 。4分)
实验设计:                                                              
                                                                    
                                                                         
                                                                 (4分)。
预期的实验结果:甲一段时间后孑孓衰弱死亡;乙一段时间后孑孓正常生活。
试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4分)。
得出的结论:                                          (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A.死了 B.没有带芽眼 C.块太小 D.没有根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            种在甲花盆内,将                   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                      
④预计        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⑤得出的结论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             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                   ,2号                     。
(4)本实验用37 ℃水溶,是因为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