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卷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氢化铝钠(NaAlH4)是最有研究应用前景的络合金属氢化物,氢化铝钠储放氢时发生反应:3NaAlH4Na3AlH6+2Al+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AlH4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
B.每生成11. 2 L(标准状况下)H2,转移NA个电子 |
C.NaAlH4中氢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有50%的氢被还原 |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
B.NH4I的电子式: |
C.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2S2-,又可以表示34S2- |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2.8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1.4NA |
B.1 molCl2与足量Fe完全反应,转移3NA个电子 |
C.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0.1 NA个HCO3— |
D.7.8g Na2O2中阴离子数为0.2NA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80℃pH= 10的溶液中:Na+ 、CH3CHO、Ag(NH3)2+、NO3— |
B.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K+、Ca2+、Cl—、NO3— |
C.与镁反应只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O3—、Cl—、H+、A13+ |
D.=1.0×10-12溶液中:C6H5O—、K+、SO42—、CH3COO— |
下列所述事实与化学(离子)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A.能说明非金属性Cl > C: 2HCl+CaCO3==CaCl2+CO2↑+H2O |
B.能说明氧化性H2O2 > Fe3+: 2Fe2++H2O2+2H+ ==2Fe3++2H2O |
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1(稀溶液),能说明稀硫酸与NaOH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
D.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CH3COO—+H2O CH3COOH+OH— |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几滴KSCN溶液,再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
铝易被氧化;铝的熔点比氧化铝低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暖冰”是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某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 的FeCl2溶液,则溶液呈血红色。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
B.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
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其中一定不成立的是
A.Mg(NO2)2、NO2、O2 | B.MgO、NO2、O2 |
C.Mg3N2、O2 | D.MgO、NO2、N2 |
“类推”是一种在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ⅣA族元素氢化物熔点顺序:GeH4>SiH4>CH4;则ⅥA族元素氢化物熔点顺序也应为:H2Se>H2S>H2O |
B.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单质,工业上也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备铝单质 |
D.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无沉淀产生,则Ba(NO3)2溶液中通入SO2也无沉淀产生 |
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之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0 a+b>c | B.ΔH<0 a+b<c |
C.ΔH<0 a+b>c | D.ΔH>0 a+b<c |
如图装置中,在U形管底部盛有CCl4,分别在U形管两端小心倒入饱和食盐水和稀硫酸溶液,并使a、b两处液面相平,然后分别塞上插有生铁丝的塞子,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铁丝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 < b |
B.a、b两处相同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
C.一段时间后,a处液面高于b处液面 |
D.生铁丝中的碳在a、b两处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
电导率可用于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室温下,用0.100 mol·L-1 NH3·H2O滴定1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1HCl和CH3COOH的混合液,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溶液中c(H+)为0.200 mol·L-1 |
B.溶液温度高低为①>③>② |
C.③点溶液中有c(Cl—)>c(CH3COO—) |
D.③点后因离子数目减少使电导率略降低 |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B.在过程②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C.从能量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D.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 |
Na、Cu、Al、O、C、H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Al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Cu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
离子半径 |
沸点 |
Na_______Al |
O2—_______Na+ |
CH4______H2O |
(3)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 (g)+CH4(g) 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
物 质 |
CH4 |
CO2 |
CO |
H2 |
体积分数 |
0.1 |
0.1 |
0.4 |
0.4 |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CO(g)+H2O (g)=CO2(g)+H2 (g) △H="+2.8" kJ·mol-1
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
反应CO2(g)+CH4(g)2CO(g)+2H2(g) 的△H=________________
(4)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高温电解技术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方程式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CO2在电极a放电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羰基庚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反应①的条件是 ,C→D的反应类型是 ,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能被催化氧化成酮
b.D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Ni催化下1mol E最多可与2molH2加成
d.G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3)E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三种结构中含有、且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 、 、
。
(5)已知“Diels-Alder反应”为:。物质D与呋喃()也可以发生“Diels-Alder反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SO2、NO是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1)装置Ⅰ中生成HS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
(3)装置Ⅲ中,电解槽的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4)从装置Ⅳ中获得粗产品NH4NO3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 、过滤、洗涤等。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为检测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以1kg样品中含NaNO2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提示 : 无色气体B遇空气显红棕色)
(1)甲方案②中常用 做指示剂。若需配制80 mL0.001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50 mL烧杯②胶头滴管③天平④80 mL容量瓶⑤100 mL容量瓶⑥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⑤⑥② | B.③①⑥④② | C.③①⑥⑤② | D.③①④⑥② |
请写出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时定容的操作
(2)已知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为Mn2+,请写出乙方案①的离子方程式
(3)若取样品ag,按乙方案进行测定,准确量取12.00mL0.0005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过量)与溶液A反应。反应后溶液用0.0010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紫色刚好褪去;重复上述实验2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10.00mL.则1kg样品中 NaNO2的质量为_______mg.
(4)若乙方案②中使用的(NH4)2Fe(SO4)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测定出的NaNO2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5)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方案更佳,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