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23课 享受心安理得 同步试题
选择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在序号上打“√”。
1.毫无愧色háo wú kuì sè 头疼脑热tóu tòng nǎo rè
遮风挡雨zē fēng dǎng yǔ
2.毫无愧色háo wú guì sè 头疼脑热tóu téng nǎo rè
遮风挡雨zhē fēng dǎng yǔ
3.毫无愧色háo wú kuì sè 头疼脑热tóu téng nǎo rè
遮风挡雨zhē fēng dǎng yǔ
组词。
喻( ) 愈( ) 榆( ) 愉( )
愧( ) 槐( ) 魁( ) 鬼( )
填空。
1.“盛”有两个读音,分别是( ),( );在“盛开”一词中读( )。
2.“遗憾”的“遗”是__________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查这个字,查部首__________,除部首有__________笔;“憾”用音序查字法查这个字,先查字母__________;“遗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法国东南部一个叫“爱归里”的小镇上,住着一对年逾八旬的老人,他们家的花园里四季鲜花盛开,美不胜收。每天清晨,老先生会将一只塑料桶放在花园门口,里面插满了刚剪下来的鲜花,街坊邻里甚至是过路人,如果你爱花,都可以从塑料桶里拿取,只要向老夫妇说声“谢谢”就行了,不需付钱。
有一回我走过他们家,被美丽的花儿迷住了,忍不住称赞了几句,老先生便将一大捧鲜花送到我手上,我想付钱,却被他阻止:“您已经付出了赞美声,现在就请享受鲜花的美丽吧。”后来我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小镇上最受人关注的人物,每天都有人向他们送上问候或赞美,向他们道谢。如果老夫妇有个头疼脑热,有人会主动开车送他们去医院,周末的时候也总有壮劳力来他们家的花园里义务锄草、修理暖棚。在这中间,付出或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样心安理得。
人们常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当你能做到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时,就自然可以毫无愧色地享受他人给你带来的好处,享受心安理得。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划线汉字 |
解释(选择正确的词条,在序号上打“√”) |
||
年逾八旬 |
①更加 |
②超过 |
③刚好 |
美不胜收 |
①胜利 |
②优美的(景物、境界) |
③能够承担或承受 |
毫无愧色 |
①颜色 |
②景色 |
③神色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称赞——( ) 阻止——( ) 关注——( )
3.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4.填空。
因为_______________ ,“我”忍不住称赞了几句;老先生将一大捧鲜花送到“我”手上,却不要“我”付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问题。
“心安理得”的意思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与“心安理得”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慢 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 摆)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把他的学生带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成了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同学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同学们说:“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同学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同学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澳 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同学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同学说:“(洒 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同学,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大家一个一个都讲完了,哲学家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同学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哲学家去世了。学生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字。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内。
(1)比喻人很有才学。 ( )
(2)指学识丰富的人。 ( )
(3)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 (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同学们的意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学家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同学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说说你对最后学生补的一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