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34课 一曲胡笳救孤城 同步试题
选词填空。
隐稳 悦锐 婉惋 扰忧
( )如泰山 ( )耳动听 ( )惜 骚( )
( )约可见 敏( ) 哀伤凄( ) ( )愁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经常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十分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
2.世代流传的美谈。 ( )
3.形容乐曲声美妙动听。 ( )
4.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处境。 ( )
5.听见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为国效力的人及时发奋。 ( )
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当时晋阳城里守军不过两千,刘琨一面调集军队准备死守,一面派人出城求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这一下启发了刘琨,他想起了当年项羽的八千兵马被“四面楚歌”唱败的故事,想出了一( )计谋。刘琨忙叫人取来匈奴人最喜爱的一( )乐器——一胡笳,朝匈奴兵营吹奏起来。胡笳曲是那么yuè ěr dòng tīng( ),又是那么āi shāng qī wǎn( ),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刘琨一遍遍地吹奏着那深情的乐曲,连自己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时,忽然有人发现匈奴兵营有了动静,传来幽幽的哭泣声。
“将军,那边有人在哭。”卫兵报告刘琨。“注意动静,严密防守。”刘琨及时作了布置,然后回营房和众将商量对策,第二天一早,卫兵赶来报告,说匈奴兵已经全部撤走了。刘琨听了,好似卸下了qiān jīn zhòng dàn( )。
原来,昨夜刘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之情,并很快感染了大部分将士。他们士气低落,有人还结伙逃回去了。匈奴首领眼看将士们已无心作战,就下令连夜撤兵,退回家乡去了。
一( )胡笳曲,救了一( )孤城,被传为qiān gǔ jiā huà( )。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2.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量词。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卫兵报告刘琨:“将军,那边有人在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描写胡笳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写完整。
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之情,他们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直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呜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淘气——( ) 贫乏——( )
仍然——( ) 干脆——( )
2.填上合适的词。
阅读( ) 实现( ) 发挥( )
( )呜叫 ( )学习 ( )文章
3.“闻鸡起舞”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请用“ ”画出。
4.你觉得祖逖是怎样的人?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不少好词,请你摘录并积累这些好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