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政学校高三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下列溶液与100mL0.5mol/LNa2SO4溶液中的 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200mL0.5mol/LNaCl溶液 | B.100mL1mol/LNa2CO3溶液 |
C.100mL0.5mol/LNa3PO4溶液 | D.1L1mol/LNaOH溶液 |
X、Y是元素周期表Ⅶ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
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用N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0.1NA |
B.1.6gNH2— 离子所含质子数为NA |
C.22.4 LHCl溶于水,溶液中H+数为NA |
D.9g D2O所含的中子数为4.5NA |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纳米科技发展有赖于胶体的化学原理与方法 |
B.三氯化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豆浆时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
D.万里长江流入大海处,形成长江三角沙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
B.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
D.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
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 B.分子数之比为1:1 |
C.原子总数之比为4:3 | D.质量之比为1:1 |
在标准状况下,如果2.8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n/8mol-1 | B.n/16 mol-1 | C.8n mol-1 | D.4n mol-1 |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 |
B.K+、Na+、NO3-、CO32- |
C.Na+、H+、NO3-、SO42- |
D.Fe3+、Na+、Cl-、SO42-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
B.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反应:Ba2++SO42-=BaSO4↓ |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
已知某溶液中c(Na+)=0.2 mol/L,c(Mg2+)=0.25 mol/L,c(Cl-)=0.4 mol/L,如果溶液中还有,那么c(SO42-)应为
A.0.1 mol/L | B.0.3 mol/L | C.0.15 mol/L | D.0.5 mol/L |
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 |
B.往食醋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变红 |
C.往热水瓶内胆中加入适量的食醋,可去除水垢 |
D.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分子中的氢被乙基(—C2H5)取代 |
向含有FeCl3、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会有沉淀产生,该沉淀是
A.BaSO4 | B.FeS | C.BaSO3 | D.S |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
C.在c(H+) =10—13mol/L 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 |
常温下,向0.1 mol/L的H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的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d溶液的pH:a<b<c<d |
B.a~d溶液的导电能力:a<b<c<d |
C.b处溶液的c(H+)与d处溶液的c(OH-)相等 |
D.c处溶液和d处溶液均呈碱性 |
常温下a mol/L CH3COOH稀溶液和b mol/L KOH 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若c(OH-)>c(H+),a=b | B.若c(K+)>c(CH3COO-),a<b |
C.若c(OH-)=c(H+),a>b | D.若c(K+)<c(CH3COO-),a<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B.13C与14C互为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
将 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M | B.M2+ | C.M3+ | D.MO2+ |
臭氧是重要的氧化剂和水处理剂。已知:2O3(g) 3O2(g) △H=-144.8kJ/mol,t℃时,K=3×107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3转化为O2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
B.t℃时3O2(g) 2O3(g) K=3.33×10-77 |
C.通电时,O2转化为O3,此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D.1molC在O2中或O3中完全燃烧生成1molCO2放出热量相等 |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
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
D.HNO3能与苯、甲苯、甘油、纤维素等有机物发生重要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
在容积固定为4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了可逆反应:X(g)+2Y(g)2Z(g) 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Y的速率V(Y)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
A.X浓度的减少 |
B.X物质的量的减少 |
C.Z浓度的增加 |
D.Y物质的量的减少 |
如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 xC(g)的生成物 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 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速率: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He气后的情况,则 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此时该恒温恒容中C%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吸热),计量数x的值是 ;
(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 ,[填:①C% ②A的转化率 ③B的转化率 ④压强 ⑤c(A) ⑥c(B)];升温平衡移动的方向为 。(填:左移或右移)
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
①0.01 mol/L CH3COOH溶液;
②0.01 mol/L HCl溶液;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
⑤0.01 mol/L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⑥0.01 mol/L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
(2)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③(填“>”,“<”或“=”)
(3)将六份溶液同等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
①________②,③________④,⑤________⑥(填“>”、“<”或“=”)。
(4)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溶液可能呈________(填序号)。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A、B、C、D、E、F的化学式: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D为________,E为________,F为________。
(2)写出⑧的化学方程式及④、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一种气体,通入的这种气体的名称是______。
(4)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在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________色。
某学生用0.2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________。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从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__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NaOH溶液读数记录(mL) |
|
滴定前读数 |
滴定后读数 |
||
第一次 |
20.00 |
0.40 |
20.40 |
第二次 |
20.00 |
4.00 |
24.00 |
第三次 |
20.00 |
2.00 |
24.10 |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I-(aq) (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2)为探究Fe2+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2和下表。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1中的A为________。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I-的转化率,原因是_________。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 s后,浓度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________。
A.c(H+)减小 | B.c(I-)减小 | C.I2(g)不断生成 | D.c(Fe3+)增加 |
(3)据图2,计算3~18 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E同主族。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写出B、E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所含化学键类型 ;
(3)A、D、E、F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 (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C、E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C、D的氧化物与分别与B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已知变化过程中,0.2 mol 参加反应,共转移0.4 mol 电子。
(1)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
(2)x=________。
(3)参加反应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配平题中的离子方程式并将配平后的式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定条件下1molN2和4mol H2通入到V升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容器中的压强为P,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试求
(1)平衡时,体系内压强为多少?
(2)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
25 ℃时,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
CH3COOH |
H2CO3 |
HClO |
电离平衡常数 |
1.8×10-5 |
K1 4.3×10-7 K2 5.6×10-11 |
3.0×10-8 |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下列四种物质: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常温下0.1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3)体积为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 000 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___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25 ℃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填准确数值)
设反应①Fe(s)+CO2(g) FeO(s)+CO(g) ΔH=Q1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FeO(s)+H2(g) ΔH=Q2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温度(T) |
K1 |
K2 |
973 |
1.47 |
2.38 |
1 173 |
2.15 |
1.67 |
(1)从上表可推断,反应①是____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H2(g)+CO2(g)CO(g)+H2O(g) ΔH=Q的平衡常数为K3。
Ⅰ.根据反应①与②推导出K1、K2、K3的关系式K3=___ _____;可推断反应③是____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右移,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缩小容器体积 B.降低温度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设法减少CO的量
E.升高温度
Ⅱ.根据反应①与②推导出Q1、Q2、Q3的关系式Q3=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