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号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丰富的养料和动力。这说明( )
①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先进文化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文化决定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象征
A.①②④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②③ |
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研究表明,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到2015年的总出货量有望达到246万台的水平,同时销售额将突破3.2亿美元。巨大的产业蛋糕给电子书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这体现了( )
A.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
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
C.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D.经济建设根本目的是促进文化发展 |
“土豪”和“大妈”都是2013年中国网络上当之无愧的热词。据报道,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表示,“Tuhao(土豪)”“Dama(大妈)”和“Hukou(户口)”等词语已经受到了《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的关注。如果这些词语的影响力持续下去的话,会考虑在2014年把它们加入词典之中。此前,“guanxi(关系)”等词已入选《牛津英语词典》。这一现象表明( )
①中文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5周年。这个15年,西部地区腾飞的一个重要秘诀在于文化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这体现了( )
A.文化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
B.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完全同步的关系 |
C.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D.文化对人的终身发展产生持久影响 |
当前的许多流行语都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极受青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糅合在一起,这个词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
A.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被动的 |
D.网络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
在索契举行的第22届冬季奥运会增强了俄罗斯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其国际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届冬奥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这说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C.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
D.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源泉 |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2014年3月5日我国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②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
③我国拟将房地产税立法
④青少年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院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 |
据专家预测:2018年前,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超过北美,2023年前将达到北美票房收入的2倍左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国电影市场全面繁荣,可以( )
A.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
B.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
C.扩大就业规模,刺激内需市场 |
D.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某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通过举办“品味经典,沐浴书香”读书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文会友、滋润身心,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读书学习氛围,塑造了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
A.③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
A.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
B.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 |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但也有人认为,对于真正爱书的人来说,读纸质书才能让人享受慢慢思考的乐趣。这说明( )
①纸质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②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电子传媒取代印刷媒体已成为必然趋势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
③民族文化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
B.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
B.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主要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主要是因为(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D.只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
湖南卫视的节目“爸爸去哪儿”开播以来异常火爆,主题曲“老爸老爸,咱们去哪里呀”让很多小朋友耳熟能详,引起广泛关注。它让公众更加关注和思考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这说明文化( )
A.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 |
B.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C.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 |
D.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
首届徐悲鸿艺术节于2014年4月28日至5月2日在宜兴举行。“多给大家带去艺术的熏陶。”徐悲鸿之子徐庆平道出了举办艺术节的目的。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使许多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
①参加文化活动就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水平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④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某中学大力开展班级“小书屋”建设。班级小书屋实行班级“自治”,同时,为进一步丰富班级图书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面,学校倡导班级之间自行调配,相互交换借阅图书,实行“走书式”动态管理。课余时间读书已成为学生小林一天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小林的快乐成长体现了( )
A.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B.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
C.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
D.文化环境决定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
同样是分苹果,中国母亲用“孔融让梨”(大让小)来教育子女,而美国母亲则用“约翰争梨”(平等竞争,谁干的活多谁得到大苹果)来教育子女。这说明( )
①文化具有多样化,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西方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微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 )
A.一种新的传媒的出现和旧的传媒的消失 |
B.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C.文化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 |
D.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③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
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重要的节日。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在外地的人总要千方百计回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 )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展示和集中表达
④民族节日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⑤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欧洲这块古老的大陆,没有四大古文明的辉煌,但它通过吸取来自于非洲、中东、印度的辉煌文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其他文明相继没落的历史时期中不断成长,达到了一系列的文化高峰。在此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欧洲文化的发展。这一事例说明( )
A.人类的迁徙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
C.人口迁徙是一种文化活动 |
D.移民给当地带去的都是先进文化 |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
A.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趋同 |
B.相互尊重 不断渗透 |
C.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
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是( )
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到岭南
②互派留学生
③当今世界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
④大众传媒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段,主要原因是大众传媒( )
A.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
B.其信息都是真实的 |
C.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
D.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
作为在中国举办的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头戏之一,“2014中法文化之春”文化节于4月11日至7月10日在中国的40余座城市举行,文化节邀请近1000名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这彰显了( )
A.我国以开放的心态认同外来文化 |
B.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
C.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
D.我国积极学习外国一切文化成果 |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和服务总监杰瑞米:“我认为孔子文化融入美国是一个有益举措,我们如果能够了解孔子在全球的意义,这些真理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会受益。”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
B.文化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 |
C.文化交流借鉴能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
D.文化是基础,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
经中共福建省委常委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我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定于2014年10月22日晚上在漳州体育场举行,会徽为《盛世吉祥》,会歌为《让生命绽放》,水仙娃“阿仙”、蜜柚娃“阿福”为吉祥物。2014年5月10日上午,漳州市精心策划的“万人同舞 喜迎省运”系列活动正式开启。9月19日上午,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圣火在红军进漳纪念馆前采集并点燃第一棒火炬,实物火炬传递和网络火炬传递同步开启。市民们纷纷以实际行动表达喜迎省运、支持省运的热情。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主办省运会将给漳州带来哪些影响?(8分 )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书香中国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在世界读书日期间,在全国各类书店组织优秀出版物展示展销及优惠售书活动。重点展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宣部等部门向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年来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等重点出版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上述做法的依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下表左列信息,写出相应的文化生活依据。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
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 |
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1) |
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材料二: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4月7日在北京开幕。“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活动期间,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方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及全国文化系统报送的列入文化交流年活动框架内的项目达150多项,包括会议、演出、展览、人员培训与交流、新闻、影视、出版、体育、旅游、宗教、青年交流等层面,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活动与建设、海外“欢乐春节”等专题活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我国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