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小学语文 / 试卷选题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看拼音,写句子。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照样子写词语。
例:金(灿灿)
水(  ) 甜(  ) 红(  ) 蓝(  )
冷(  ) 乐(  ) 绿(  ) 白(  )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面的每组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迎春花  腊梅  桃花  菊花
(2)欧洲    世界  罗马  意大利
(3)老年    儿童  青年  少年  中年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括号里填上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
(2)在我们的故乡——山上,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   )
(3)它糊里糊涂听着小青石的话,一会儿竟睡着了。(   )
(4)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择打比方的句子。
(1)她那水晶般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 )
(2)他长得像他的爸爸。( )
(3)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她。( )
(5)运动员仿佛离弦之箭,朝前飞奔。( )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2)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西瓜等。
(3)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带鱼、有黄鱼、有鳗鱼、还有鲸鱼。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围着篱笆杆向上缠。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只要从屋檐下拴几根绳子连在篱笆上,牵牛花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风吹雨打也不会掉下来。偶尔被大风吹下来,她也不灰心,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留下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明年,篱笆上、屋顶上,又将爬满奋力向上攀登的牵牛花。
我爱牵牛花。
(1)用短文中的句子给文章加上标题。
(2)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乐于——
本色——
坚忍不拔——
游离——
(3)写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         )。
(4)写出文章中的一句拟人句。
(5)把短文分成三段,写出段落大意。
(6)三段之间的关系是(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颂牵牛花(         )   的精神,抒发(         )的感情,所以作者把(         )作为主要内容来写。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她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椭圆的。”
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她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异口同声:
②胸有成竹:
(2)给短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3)本文主要叙述了(                   ),告诉我们(                   )。

来源: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