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8天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B与b的基因频率各为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B的基因频率为90%,b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推断
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C.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D.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
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B.种群基因库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 |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D.种群数量足够大,可以减少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 |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原因是( )
A.杀虫剂造成害虫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性基因 |
B.害虫体内积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
C.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一定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据研究,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
A.青霉素在葡萄球菌内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
C.葡萄球菌的定向突变提高了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
D.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
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表示;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库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
B.当蜥蜴数量增加,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时,将会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 |
C.当基因库中W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形成两个新物种 |
D.蜥蜴中所有基因W与基因w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 |
原发性血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H基因控制,男性中该基因纯合和杂合都表现为患病,而女性只有在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患病。人群中H基因的频率为0.40,在人群随机婚配的情况下,男性患病和女性患病的概率分别为( )
A.0.64和0.16 | B.0.40和0.16 |
C.0.40和0.60 | D.0.64和0.46 |
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惟一存活的野生马。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放归到自然环境中去。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
B.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还是一个种群 |
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D.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
某动物的基因A和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50% | B.45% | C.60% | D.40% |
注射抗流感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性流感的发生。但是,流感似乎防不胜防,不断有新的流感病毒出现。这些不断出现并引起流感暴发的新病毒是( )
A.病毒对新环境适应的结果 |
B.定向突变的结果 |
C.病毒对疫苗选择的结果 |
D.自然选择的结果 |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与积累 |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 |
在某动物种群中,假如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Aa占50%,aa占25%。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强弱表现为:AA=Aa>aa。下图中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 )
A.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 |
B.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 |
C.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 |
D.青霉菌经过辐射诱变、筛选获得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 |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隔离 |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
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它们的祖先不同 |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
C.变异的方向不同 |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留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 .
(2)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这个性状逐代遗传和变异而加强.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基础是 ,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