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25天
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在生物之间的传递通常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
B.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
D.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带有全球性 |
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鱼至少占有两个营养级 |
B.该系统能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 |
C.生物间存在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关系 |
D.生物群落只存在垂直结构,不存在水平结构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的单向性是因为动物的食性一般不能逆转 |
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 |
C.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供应就可以长期维持正常功能 |
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生物的呼吸消耗和资源利用率不高 |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N2/N1)×100%的值一般介于10%~20%之间 |
B.若N6全部来自于N4,则蜣螂未获得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
C.当某种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此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
D.散失的热能重新用于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和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6%和15% |
B.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C.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
D.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 kJ |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的草为转基因植物,则鼠食用后也获得了相应的目的基因 |
B.鼠的个体数目越多,鹰获得的能量越少 |
C.向该草原生态系统引入一种优良的食用牧草,可能导致次生演替,且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变化 |
D.③和④分别是草和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
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能量数值(千卡·m-2·a-1) 动物种类 |
摄取量(I) |
同化量(A) |
呼吸量(R) |
生产量(P) |
收割蚁(植食) |
34.50 |
31.00 |
30.9 |
0.10 |
小蜘蛛(肉食) |
12.60 |
11.90 |
10.00 |
1.90 |
盐沼蝗(植食) |
3.71 |
1.37 |
0.86 |
0.51 |
黄鼠(植食) |
5.60 |
3.80 |
3.69 |
0.11 |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如图中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
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C.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若 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低碳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共同选择,下面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乙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
A.乙图中过程③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
B.甲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C.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
D.要减少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中的过程①⑤ |
下图甲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太阳能、热能,能量主要是以化学能的形式输入该生态系统 |
B.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同化固定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C.该生态系统必须当能量状况表现为正金字塔形状时,方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D.若该自然生态系统为一湖泊,由于环境因素的变迁,经过若干年后演变为一森林,此属于种群的次生演替 |
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kJ/m2·a),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
B.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小 |
C.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 |
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 |
如下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
B.D中所含的能量与C中所含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
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D.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
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 |
B.若A代表叶绿体基质,a代表光,则b、c可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ATP |
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
D.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 |
某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成分和 构成。池塘中的植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 不同有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m2·d)]。分析回答。
①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 型,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多/少) 。
②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有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和肉食动物中 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三、四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
(4)随着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进入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 。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
蒙古栎 |
杨 |
红松 |
白桦 |
未分解叶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叶 |
7.20 |
9.42 |
8.71 |
5.23 |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2013年)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 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 、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
(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 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 ,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