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0天

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B.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C.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大
D.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0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地运行一段时间后,离开地球飞向月球.如图所示是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1轨道是近地圆形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点是2轨道的近地点,B点是2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1的运行速率为7.7 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2轨道经过A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7.7 km/s
B.卫星在2轨道经过B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7.7 km/s
C.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在2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
D.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小于在2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0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改变,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且地球的质量、半径都不变,若干年后()

A.近地卫星(以地球半径为轨道半径)的运行速度比现在大
B.近地卫星(以地球半径为轨道半径)的向心加速度比现在小
C.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比现在小
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现在相同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0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我国宣布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商业运行。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1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至少为
C.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0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使“嫦娥奔月”这一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嫦娥一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h=2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C.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D.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0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近地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关于它们运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加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0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星系统由两颗彼此相距很近的两个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共同质量中心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有一个天文观测活动小组为了测量一双星系统中的两个恒星的质量m1和m2,进行了如下测量:测出了该双星系统的周期T和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恒星的运动半径r1和r2。是根据上述测量数据计算出两个恒星的质量m1和m2。(万有引力恒量为G)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0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考真题)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0
a. 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1,求比值的表达式,并就h=1.0%R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 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2,求比值的表达式。
(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为r、太阳的半径为Rs和地球的半径R三者均减小为现在的1.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一年将变为多长?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0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