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四县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的主体是
A.先代贵族 | B.同姓亲族 |
C.殷商后裔 | D.异姓功臣 |
下列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本制度落后于商代 | B.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
C.“国”与“家”界限分明 | D.宗法制适应了统治需要 |
下图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
A.诸侯间矛盾激化 | B.分封制的固有弊端 |
C.周天子穷兵黩武 | D.宗法制度日趋没落 |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禅让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郡县制 |
有学者认为:“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
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开始设立郡县 | B.分封同姓诸侯 |
C.实行“推恩令” | D.设置节度使 |
“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反映了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从政的主要途径是
A.等待朝廷察举 | B.参加科举考试 |
C.投笔从戎戍边 | D.投作官吏幕僚 |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当时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尚书省 | B.宣政院 |
C.中书省 | D.枢密院 |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钱穆先生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核心着眼点是
A.行政效率 | B.监督力度 |
C.忠诚程度 | D.勘乱能力 |
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与“它”相关的是
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 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
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 |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材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
B.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
C.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 |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 |
古代雅典民主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 B.五百人议事会 |
C.民众法庭 | D.陪审法庭 |
下边漫画反映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
A.代议制 | B.轮番而治 |
C.君主专制 | D.人民主权 |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说明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
C.罗马法学体系臻于成熟 |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
“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A.习惯法的使用 |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
C.万民法的实施 | D.《民法大全》的通行 |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此可知该法
A.注重形式和程序 | B.维护贵族利益 |
C.保护私有财产 | D.有利于贸易发展 |
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进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 B.德国君主立宪制 |
C.美国总统共和制 | D.法国共和制 |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指的是
A.实行城邦民主制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实行民主共和制 | D.创立责任内阁制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在此作者主要
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
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为德意志新皇帝,与执政了长达26年的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分歧。其结局应是
A.联邦议会罢免俾斯麦首相职务 | B.帝国议会调和国王与首相的矛盾 |
C.首相向帝国议会求助废黜国王 | D.国王以合法的方式迫使首相辞职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穆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1)结合史实说明秦朝、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
(2)结合宋朝中枢机构的调整,说明“它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3)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皇权发展的趋势,概括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政治体制对国家、民族发展有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英国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有人说,国王虽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张起风帆的桅杆。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步入近代以来英国国王地位的变化。这一变化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采纳了英国的代议制度,他们称之为“共和”。在“民主共和主义”的影响下,他们既注重权利的平等,又时刻防止专制权力的出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制宪者是如何实现“防止专制权力的出现”的?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1870年前后,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促成了经济起飞,国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对德意志历史进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是人类宝贵的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民主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民主为“后世追求民主”提供了哪些智慧?
材料二 雅典民主崇尚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 ,都要宣誓“保护法律 ,忠于法律”。
(2)结合所学知识,对雅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进行评述。
材料三 第6表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3)据材料三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
(12分)法律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律》的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律文中所见到的死刑有斩首、碟(割裂肢体)、弃市、车裂、腰斩、生埋等十余种。即使“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要判处30天劳役; 窃一匹马,偷一头牛,也要判处死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秦律》的特点,指出《秦律》在当时的政治意义。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唯有它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所述罗马法的作用加以阐释。
材料三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3)材料三法案中对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做出了怎样的规定?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