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1.4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练习卷
给加点字加拼音。
黝( )黑 推搡( ) 嘎( )吱
粗糙( ) 矩( )形 薄( )雾
辨字组词。
距( ) 莹( ) 浆( )
矩( ) 萤( ) 桨( )
燥( ) 液( ) 舵( )
躁( ) 腋( ) 驼( )
课文里运用了一些拟声词,使课文更显得有声有色,请你从文中找出带有拟声词的句子写在下面。
例:潺潺潺潺,这是船在走动。
词语接龙
纵横交错 → 错综复杂 →( )→( )→( )→( )→( )→( )→
认真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找出其中的八个错别字,在下面画出横线,改在下面的括号里。
住在桥脚下的小朋友是有富气的。他们最美的时刻莫过于夏天的黄混了:天渐渐地灰暗下来,这时,阔阔的江面上腾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河面上习习的凉风赶撒了一天的躁热。刚丛水里爬出来的孩子,勿勿地吃完晚饭,便托着把椅子,倚在奶奶漆头,听奶奶讲奶奶的奶奶讲过的故事。
( )( )( )( )( )( )( )( )
好句子万花筒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画面,你喜欢文中描绘的情景吗,快快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吧。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大河小河,( ),好像( );
大河小河,( ),恰如( )。有了河总得有桥,这五千座桥就这样造起来了。要不,两岸的小朋友( )能见面能说话,( )想要在一起( )、
( ),就只好绕上几里路了。
这段文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绍兴的河比作了
和 ,说明了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绍兴乌篷船
乌篷船,是绍兴(xìng xīng)水乡一道独特的风景。八百里鉴湖,犹如一张银灿灿的巨网,撒(sǎ sā)在古越大地上。乌篷船,就是活跃在这张网上的哈黑精灵。从十八世纪以来,多少中外人士曾把古城绍兴比喻为“东方的威尼斯”,的确,这里湖泊棋布,河港纵横(héng hèng),整个绍兴城乡仿佛就轻轻浮在水面上。而那载(zǎizài)着客人、载着笑声的乌篷船,犹如水上“的士"”穿梭其中,令人油然想起威尼斯的“刚朵拉”(载客小船)。
越州之地原来是大片低洼的沼泽地,经过历代改造,成为一片肥沃的河湖平原,人们出门见水,依水而居,乌篷船成了绍兴人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载客用船,运货用船,看社戏用船,嫁娶亦用船,还可作居所,去篷则可用作打鱼。一些临河酒店往往也自备一艘乌篷船,养着多种鲜鱼,客人在雅室内开窗俯瞰点食即捕,烹煮上桌。
在绍兴城乡,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乌篷船有小有大。大的可坐一二十人,是交通船,叫“埠船”。小的可载四五人。乌篷船两头尖翘,船身为木舟,船舱覆盖半圆形船篷若干扇,可自由移动。船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桐油黑漆。黑,绍兴方言叫“乌”,故称“乌篷船”。大的船身较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舱宽可置放桌椅,供(gōng gòng)乘客打牌、饮宴,船尾装一二支橹,船工立着摇橹,即作航行的推动力,又可控制航向。
乘乌篷船是一种乐趣。置身船中,那船桨汩汩的击水声和船尾的乃声,给人以飘然之感。晴天朗日,拨开乌篷,但见远山好像就在稻田的上部与船一起向前移,靠近田岸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你甚至可以闻到花草的清香。船游湖中,还不时可见一道道鱼箔(养鱼分隔水面用的竹坝,利用竹片的弹性让船通过),轻舟过箔,声如琴韵。倘若雨中行舟,更有一种"船底江声篷背雨,游船听得最分明"的感觉。烟色朦胧,岸柳轻舟,鱼燕飞跃,此中之趣,惟有置身其中方可一一领略。
与戴乌毡帽的船工聊天也是一种乐趣,看他一边用脚躅桨,一边用一口地道的绍兴话与你聊一些越中掌故、乡间趣闻,间或抿上一口绍兴老酒,唱上几句绍兴大班,虽不纯正,但在空旷的郊外听来别有一番风味。
最有意思的当数坐乌篷,品老酒,看社戏了。坐在轻轻荡漾的乌篷船上,剥(bō bāo)茴香豆,喝绍兴酒,听高亢激越的绍兴大班,或一出委婉文秀的越剧,你可联想到许多,关于水的温柔,关于酒的热情,关于绍剧的激昂和越剧的婉约,看似风格迥异,却又和谐共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独特—— 俯瞰——
领略—— 婉约_
(3)用“ ”在文中划出乌篷船在绍兴的用途。
(4)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5)结合文章谈谈乌篷船具有怎样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