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2014年9月27日,是中国孔子学院开办十周年及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下列思想中属于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A.人性本善 B.贵贱有序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有教无类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墨子的同学设计的台词应是

A.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B.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下列儒家思想中,应该继承发扬的是

A.“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B.“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C.“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思想家曾作诗《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的客观性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明清以来,小说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壮大    ③重商观念形成    ④小说的世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启蒙运动时期,总结了启蒙思想,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康德
C.卢梭 D.孟德斯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启蒙思想体现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要是指

A.它是18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而后影响全世界
B.深刻体现了反特权、反宗教神学的需要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夺权的需要
D.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需要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B.“蔡侯纸”出现于东汉时期
C.火药在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 D.雕版印刷术书籍的出现始于宋朝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到秦朝“书同文字”的变化,反映出

①汉字成为成熟文字   ②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③中华文明走向衰落   ④中央集权的政治趋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有很强的封闭性
C.求善而不存真 D.落后于西方国家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技
成就
基础研
究年代(A)
应用研
究年代(B)
生产推
广年代
(C)
A—B
年差
B—C
年差
A—C
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此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 对两位史家关于文艺复兴看法理解最恰当的是

A.史家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 B.史家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结
C.史家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 D.史家论述的视角有较大不同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王羲之的《 祭姪文稿》被评价为“天下第一行书”
B.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当时风俗画画坛的最大亮点
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语言通俗易懂风格的表述
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评价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这里的“新的科学思想”是指

A.系统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B.揭示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D.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 动了技术进步并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它的出现

A.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
B.使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
C.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D.促使垄断组织的形成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粉碎达尔文”等。这说明了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封建神学创世说以沉重一击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7年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

A.“百花齐放”方针 B.“百家争鸣”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19世纪末,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对此思考的结论是

A.“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这时期”指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和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B.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毛泽东思想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A.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 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
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中新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元曲
C.小说 D.汉赋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有为在《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中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这段话

A.完全否定洋务运动
B.表明维新派要进行根本变革
C.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B.都是唯心主义观点
C.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
D.都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应该是对哪一个重要概念的解析

项目
含义
目的
本质
地位
内容
人的思考、判断
 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资产阶级民主科学
启蒙运动的旗帜
方法
   人的思考一一怎样思考(科学)一一思考什么(人的权利)

 
A.人文主义                 B.民主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权主义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

材料二 文学
 
材料三   孔教
齐景公问政于民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之以政,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四   融合
下图是一副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礼,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该字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主要代表有哪几个

(2)结合材料二《红楼梦》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2分)
(3)概括材料三中孔子关于“为政”的主张。
(4)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四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人物
思想主张
伏尔泰
抨击教会和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概括材料一中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
(4)分析指出欧洲17世纪—18世纪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统计表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840年
   比例
       70%
     58% 
     29%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四副图片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哪一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第三阶段状况的思想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的应用对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图二的应用如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指出图三和图四中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
采用的主要方法。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其实,那个时候,自强一词应有两重含义。一就阶级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二就民族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四    学习和创新有机结合中共堪称典范。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2010年12月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世纪60年代寻求“王朝的自我振兴”和“自我图强”的事件及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对自己革命思想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2分)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第二次结合”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成果各是什么?  (2分) 文中的“第二次飞跃”带来了哪些成果?  (3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