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66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乙醇溶液 | B.氯化钠溶液 |
C.硫酸铜溶液 | D.氢氧化铁胶体 |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Fe | B.NaOH | C.H2SO4 | D.Na2SO4 |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 B.烧瓶 | C.容量瓶 | D.玻璃棒 |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Fe(OH)3胶体、白磷、石灰乳 | B.干冰、铁、氯化氢 |
C.烧碱、液态氧、碘酒 | D.空气、氮气、明矾 |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冰和干冰都是化合物 | B.纯碱是碱 |
C.K2SO4和K2CO3均属于钾盐 | D.豆浆是胶体 |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氧气参加 | B.还原剂本身被还原 |
C.氧化反应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 D.一定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CuCl2== Cu2+ +2Cl- | B.Ba(OH)2="=" Ba2++(OH)2- |
C.Al2(SO4)3="=" 2A13++3SO42- | D.HNO3="=" H++N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溶于水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
B.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做酸 |
C.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
D.固体NaCl不导电,但NaCl是电解质 |
已知:乙酸乙酯(C4H8O2)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小于1g·mL-1,要从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里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试判断下列分离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 | B.分液 | C.过滤 | D.蒸发 |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Ba2+、K+、OH—、SO42— | B.Fe3+、NO3—、Na+、OH— |
C.H+、Na+、Cl—、SO42— | D.K+、SO42—、HCO3—、H+ |
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是常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其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A.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
C.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 NA |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NA |
C.14 g N2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7 NA |
D.数目为NA的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Fe → FeCl3 | B.CuO → Cu |
C.HNO3 → NO | D.SO3 → H2SO4 |
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O2 | B.N2 | C.Cl2 | D.CO2 |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滴加AgNO3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Cl- |
B |
滴加盐酸溶液 |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原溶液中有CO32— |
C |
滴加硫酸钠和稀硝酸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Ba2+ |
D |
滴加稀NaOH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有Mg2+ |
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
B.图2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
C.图3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
D.图4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O2的质量最多的是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 B.KMnO4(加热) |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 D.HgO(加热) |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溶液反应:2 H+ +CO32-= H2O+CO2↑
D.铁钉放入稀硫酸中:2Fe + 6H+ = 2Fe3+ + 3H2↑
C.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HCO3-+H+=CO2↑+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下列化学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2O 表示的是
A.2H2 + O22H2O |
B.HCl + NaOH == NaCl + H2O |
C.2HCl + Cu(OH)2== CuCl2 + 2H2O |
D.Ba(OH)2 + H2SO4== BaSO4↓+ 2H2O |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40gNaOH溶解在1L水中 |
B.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 |
C.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
D.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 |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对于0.3mol/L的硫酸钾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0.6NA个钾离子 |
B.1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A |
C.2L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2mol/L |
D.2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0.6NA个 |
氰化物有剧毒,我国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5 mg/L;对废水中CN-的处理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Cl2将废水的中CN-转化成N2和CO2等,使废水得到净化。发生的反应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CN- |
B.现取1 L含CN-1.02 mg/L的废水,至少需用4.0×10-5mol Cl2处理后才符合排放标准 |
C.若上述反应生成0.4 mol CO2,则溶液中阴离子增加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D.当有0.4 mol C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总数目约为2×6.02×1023 |
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以上四组中与其它3种类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 ; B ; C ; D 。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该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不是”)。
木炭与浓硫酸反应可表示为:C +2H2SO4(浓)CO2↑+2SO2↑+2H2O。
(1)木炭作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硫酸 (填“被氧化”或“被还原”)。
(2)若消耗了1 mol H2SO4,则生成 mol SO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Zn粉与稀硫酸溶液的反应:
(2)碳酸钙与稀盐酸溶液的反应:
(3)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从海水中提取的粗盐含有泥沙和Ca2+、Mg2+、SO42-等离子,为制备精盐可使用以下试剂:①Na2CO3溶液 ②BaCl2溶液 ③NaOH溶液等。
(1)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是 (填选项)。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3)向最后过滤所得溶液中滴加 至无气泡产生,再经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晶体。
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
(4)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 ,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
(5)实验室用上述实验获得的NaNO3固体配制500 mL 0.40 mol/L NaNO3溶液。
①配制溶液时,进行如下操作:a.定容;b.计算;c.溶解;d.摇匀;e.转移;f.洗涤;j.称量。称取NaNO3固体的质量是 g。
按照操作顺序,第4步是 (填序号)。
②某同学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③若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不小心滴水滴过了刻度线,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④下列操作中,可能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填选项)。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洗涤后的容量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