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
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 D.“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

A.南向北房 B.东厢房
C.西厢房 D.北向南房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至琅邪山时立有《琅邪台刻石》,上书“普天之下,传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对于“同书文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该石刻文字由大篆、隶书统一为小篆
B.后来发展为楷书,再发展为行书和草书
C.石刻文字夸大了秦始皇的功绩和作用
D.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左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说明(      )

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官职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4年12月,在狄更斯主编的周刊《一年到头》上,谈到“科举……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作者主要强调了科举制(    )

A.发展的稳定性 B.功能的综合性
C.影响的持久性 D.地位的神圣性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     )

A.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 B.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
C.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学者倪学勇解读雅典民主时说:“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蓿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作者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

A.广泛影响社会生活 B.利于集中力量办事
C.容易形成集体暴政 D.代表着绝对的真理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

A.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制内阁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写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

A.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B.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C.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D.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前总统布什发表过一次著名的演讲:在人类历史上,“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总统之所以会被“关在笼子里”主要是由于(      )

A.总统仅是国家元首而非政府首脑
B.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C.执政党随时会被在野党击败
D.最高法院和国会经常联合起来对付总统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拿破仑三世形容说:德意志无非是一架拆散了的蒸汽机,散作一团。然而,这千千万万的零部件突然被一只巨手安装在一起,就爆发出冲天巨吼,震动了世界。这只“巨手”把“千千万万的零部件安装在一起”是通过(     )
①发动王朝战争  ②削弱容克贵族势力  ③建立联邦制国家  ④确立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为抗日战争时期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     )

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把中国的抗战带入了相持阶段
C.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战役
D.在敌后战场有效牵制了日军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请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令,余以少年,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民”获得自由,此外他制定了被称为“减负令”的法律,这些举措都对民主社会“人民”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他“唯财是举”即以财产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和抽签选官,虽然只是实现了财权政治,但对世袭的贵族政体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程志敏《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看雅典民主的诞生》
材料二   1628年,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请愿书只有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不经议会同意不可征税,二是不经法律审判不得拘捕监禁。但它引述了《大宪章》,来表明其内容是历史传统……要求变革的力量到传统中去寻找根据,而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的叛逆了!……“光荣革命”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  防止滥用权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1)材料一中的“人民”主要指什么人?为什么说“唯财是举”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光荣革命”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如何理解材料所说的1689年后“英国仍是君主国”?
(3)在材料三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权利的认识。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1787年宪法的民意基础与合法性问题,多有争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高法院为非民选的机构,在美国的宪政结构冲突中拥有最终的裁判权。参议院的人员每州两名,和每州的人口数量不构成比例关系,其人员由各州议会指定而不是民众直接选举。……总统由每州选举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材料二   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
——[美]海斯、穆恩、韦兰著《世界史》
材料三   “民意”是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合法性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现代政治学认为,民意不仅指民众对政治权力的认同,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它注重“(政治)绩效”。
——摘编自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最高法院、参议员和总统的产生方式,并指出这些方式的共同特点。
(2)你认为材料一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二的认识之间有何关系?宪法制定者“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三对“民意”内涵的界定,请你试论证1787年宪法制定的合法性。(5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150字左右。)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市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