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北京周口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这里是著名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出土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的遗址
D.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内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次烹饪课上,一位同学把大米和小米做成的粥命名为“炎黄子孙”,表达了对我国古代的原始农耕成就的崇敬之情。“大米和小米”与下列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系(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虽“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帮他作战,结果还是被打败。该大战是(    )

A.涿鹿之战 B.城濮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章华是周武王手下一名战将,在牧野之战中,战功赫赫,后来他被分封为诸侯,他必须(    )
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定期朝见天子
③向天子贡献财宝和特产
④带兵随从天子出征作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诸侯的叛乱 B.统治残暴,失去民心
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内侵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是以下哪个战役结束后(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西周时期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 B.促进生产力发展
C.加强王室的实力 D.缓和社会矛盾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图文物的出土证明了我国哪个地区的青铜文明也有很高成就(    )

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成都平原 D.东北平原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测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用来安排农业生产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这一史实有关的成语是(    )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项庄舞剑 D.三顾茅庐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

A.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

A.修长城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B.经过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国势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C.汉武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D.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局面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王昭君出塞属于(    )

A.和亲政策 B.武力进攻
C.拉拢政策 D.妥协政策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在三国时期,这一带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不相关的(    )

A.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B.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北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

A.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经典是我们学习历史很有效的资料。阅读下列经典引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材料一是谁的话?分别体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是谁的话?这句话体现了他的哪些观点?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你的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主持的这场改革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为加强对图中西域(今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和清朝个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3)夏华同学一家暑假将赴丝绸之路范围内旅游,请你推荐两处历史人文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陕西和甘肃段各推荐一处)
(4)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
材料一: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他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此,他采取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3分)
(2)西汉时期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分)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采取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分)
(4)写出秦汉时期北方的劲敌(1分)。请问西汉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反击这一劲敌?(1分)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一历史第三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