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二历史第七套
青年时期的钱伟长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时钱先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说明( )
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 |
B.中国以外的世界,把儒家视为一种宗教 |
C.儒家应当积极参与世界宗教对话 |
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
《朱子语类》中记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其要说明的是( )
A.良知即天理 | B.理为宇宙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 |
C.格物以求理 | D.存天理,灭人欲 |
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
《孟子·尽心上》:“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与孟子这一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泰勒斯 | B.普罗塔哥拉 |
C.苏格拉底 | D.毕达哥拉斯 |
某杂志举办“十个人类有史以最伟大的国家”的评选活动,意大利以第一名当选。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其当选的理由有( )
①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其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
③起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 ④古代罗马创造了现代的“西方文明”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为此,这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是( )
A.社会契约 | B.法制原则 |
C.三权分立 | D.主权在民 |
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
A.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
B.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 |
C.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
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
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表现在( )
①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②被引进到中国,对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
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④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芽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科技发展和和社会进步,催生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序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
B.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
D.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
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
A.林则徐 | B.魏源 |
C.曾国藩 | D.李鸿章 |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
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
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这时期”是指(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 是( )
A.民族主义 | B.政治民主化 |
C.社会主义 | D.经济全球化 |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
A.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
B.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
C.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
D.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
1960年中国科学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这一现象( )
A.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
B.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
C.体现了“科学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 |
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
20世纪80年代初,文坛一度出现“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热流,它们反映的主题主要是( )
A.抗日战争 | B.国共内战 |
C.“文化大革命” | D.改革开放 |
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的校园标语(口号)按开始流行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②“向科学进军”
③“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②③①④ |
19世纪流行一种文艺思潮,“它认为人是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或理性一下的动物。”“在一个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它)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这种思潮是(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理代主义 |
“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他要用笔来完成”、“他立志使他的每一部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他也做到了”。“他”是( )
A.巴尔扎克 | B.拜伦 |
C.托尔斯泰 | D.雨果 |
下列画家与其绘画名作的对应,有误的是( )
A.大卫――《泉》 | B.莫奈――《日出·印象》 |
C.毕加索――《格尔尼卡》 | D.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20世纪中期以后,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都在乐坛上找到了自己的听众,这说明当今世界音乐发展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是( )
A.古典主义音乐占据主流地位 | B.浪漫主义音乐兴起 |
C.流行音乐独占乐坛 | D.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李贽《藏书》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五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三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又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4分
(3)材料五反映的思想与材料四有何不同?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孟子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鲁国、滕国、薛国等。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
——译自《孟子》
材料二: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环球时报》2005年09月12日 第二十版( [美]安东尼·曼罗 王悦 编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孟子的“仁政”学说为什么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临近死期还要学唱新歌包含了他怎样的信念? 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思想主张?
(3)孟子和苏格拉底的遭遇反映出当时中国和希腊的学术研究面临的共同难题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史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竞成”》
材料二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认为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为避免类似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