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三化学第四套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中的描述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 B.木已成舟 | C.聚沙成塔 | D.百炼成钢 |
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D.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对于下列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表示离子 |
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
D.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O |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7个电子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鉴别的物质 |
鉴别的方法 |
A |
纯水和矿泉水 |
观察是否澄清 |
B |
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的多少 |
C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是否变浑浊 |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
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
D.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
“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下图表示的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微粒变化,其中分别表示X、Y、Z三种物质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1∶1∶1 | B.1∶2∶1 |
C.2∶1∶2 | D.4∶1∶2 |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航天航空中使用非常广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钢是性能优良的纯铁 |
B.在铁制水龙头表面镀铬只是为了美观 |
C.焊锡是锡铅合金,其熔点远低于锡、铅的熔点,因此,焊锡不宜用于焊接金属熔点:焊锡70℃、锡232℃、铅 327℃ |
D.钛和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机械性能好且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等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变大 |
C.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
D.我们能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
B.物质鉴别 |
洗涤剂洗油污---乳化作用 人体缺锌元素---甲状腺肿大 |
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 羊毛线与棉线---灼烧 |
C.安全常识 |
D.环境保护 |
油锅不慎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火灾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制品 减少酸雨污染---不使用化石燃料 |
如下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 |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搅拌 |
B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 |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D |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 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8 |
A.a和c是反应物 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将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倒入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
B.两烧杯中硫酸都没有剩余 |
C.两烧杯中金属都没有剩余 |
D.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
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
|
|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
在密闭容器中,甲烷完全燃烧 |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
电解水 |
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三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若实验A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则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 。
②实验B是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③实验C是探究燃烧条件中的 。
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表示了 种元素的微粒,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其离子符号为 ,其中表示稀有气体原子的是 (填序号)。
(2)B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离子的符号为 。
(3)B、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某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X,则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填序号)。
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2H2O2 ② ③5Si ④3Ca2+
⑤硝酸铵受热分解生成N2O气体和水
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净化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1)天然水污染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常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各写出一种即可)。
(2)漂白粉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2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依据是
②硬水可用 来检验,生活中可用 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硬水在加热或久置时,铝壶中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含有CaCO3],生活中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在潮湿时,铁制品易生锈,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①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 。
②“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 效应。
③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2)B实验中的主要现象是 。
(3)C实验说明白磷燃烧需要 和 条件。
(4)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E实验说明CO2具有 和 性质。
(6)F实验可说明 。
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
(1)南京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如下:
①煤、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均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天然气属可再生能源
B.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利用率更高
C.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D.气体燃料便于管道输送
③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H10)为燃料的灶具,若要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应采取的措施是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D.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2)乙醇(C2H5OH)是一种绿色燃料。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5.4 |
4.4 |
a |
A.表中a的值为2.8
B.X可能是这个反应中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如图所示,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单质,甲、乙、丙是三种氧化物。甲和C为黑色的固体,A、乙、丙为无色气体,
根据它们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B ,甲 ,乙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乙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学支撑科技,化学改变生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创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①“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让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代替传统材料,铝锂合金属于________材料(“金属”“合成”或“复合”)。
②据《苍梧晚报》报道:国内首把碳纤维小提琴由某集团碳纤维应用研究中心研发制造,其中碳纤维属于________材料(填“金属”或“合成”或“复合”)。
(2)“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
小明的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你建议他增加________(填一种);当他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你建议他饮用含________的运动饮料(填六大营养素之一)。
(3)“安全意识”在我们心中共鸣。
①天然气或沼气(主要成分均为CH4,其密度小于空气)已在城乡普遍入户,万一燃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为了及时发现漏气,可在厨房墙壁的________方安装报警器(填“上”或“下”)。
②稀释浓硫酸时,为了防止酸液溅出造成伤害,操作时一定要注意________(填“水入酸”或“酸入水”),并缓慢注入,且用玻璃棒不断________(填操作名称)。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探究物质性质的常用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2)连接装置B、C可用来验证CO的还原性,装置B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装置C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CO2气体通入装置E中,则装置E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 (填写序号)。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判断
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信息给予】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蒸气反应。
【提出问题1】除氧气外,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能支持燃烧。
【实验一】如图,向盛有金属钠(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钠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 (“能”或“不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
【反思评价】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向玻璃管中通会二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 _____。
【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黑色颗粒可能是 (用化学式填写)。
【实验二】如图,现象: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_________ __________。
【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黑色颗粒的猜想是正确的。
【猜想与假设】某同学对白色固体的成分做出猜想:(Ⅰ)碳酸钠 (Ⅱ)氢氧化钠。
你认为猜想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
【计算】在消毒剂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中,①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41.5克高铁酸钠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
下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 g,是指100 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为3.3 g . 那么一盒牛奶中含钙至少 g(保留到0.01 g) 。
(2)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 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 盒牛奶?
(3)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1位小数)(本小题请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