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biě) 噬(niè)稻(gān)汗流背(jiā)
B.强(jué)字 (tiè)不 (chì)按不住(nài)
C.语(kuáng)打 (hāng)郁(wěng)羽而归(shā)
D.月(yūn)(ài)蒿饿(piǎo)妄自薄(fěi)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被父亲教训以后,迫于父亲的威严,他虽然口头上承认错误,但心里却不以为然
B.事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至酿成了大祸。
C.昨日是首届“节水创意征集”活动报名的第一天,来现场报名的张女士介绍说每次清洗鱼缸的废水她都会拿来浇花,长此以往,不仅鱼缸里的水没有被浪费,而且花草长得壮。
D.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使……”这个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超过30个字)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而望矣(提起脚跟)举酒客(劝酒)
知不可乎得(突然)到则草而坐(拨开)
B.舆马者(凭借)不绝如(细丝)
是故贵无贱(没有)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沿着)
C.作《师说》以之(赠送)一苇之所如(纵然)
入深林,回溪(穷尽,走遍)故为之文以(记)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疑惑)而莫得其(边际)

功在不(停止)                  而吾与子之所共(享用)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道所存,师之所存也②舞幽壑潜蛟
B.①浩浩如冯虚御风②知不可骤得
C.①箕踞遨②倚歌和之
D.①皆出于此乎②声呜呜然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②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
B.①于其身也,则师焉②孤舟之嫠妇
C.①是故益圣,愚益愚②位卑则足
D.①鱼虾而友麋鹿②吾从而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

A.蚓无爪牙之利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徙之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且圮(坍塌)。给饥民粟,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牒(诉讼)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给)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民大获利。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稍迁刑部主事。嘉兴人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疏虽留中,镂版书毁。以员外郎巡京辅,出疑者三百余人。进郎中。
迁湖州知府,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宦人嘱巡抚檄取亲讯。幼学固不予,立杖杀之。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故土城,且圮卑: 位置低下,低矮
B.给饥民粟,修筑俾:使
C.迁湖州知府,至甫:开始
D.御史以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幼学“政务惠民”的一组是
①垦莱田八百余顷 ②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 ③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
④以员外郎巡京辅 ⑤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⑥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幼学任确山知县时,一方面致力于施惠于民,一方面敢于触犯权贵,严明法纪,汝宁知府担心他惹上祸端,请求上司将幼学调到中牟。
B.陈幼学在中牟任职时,组织百姓捕蝗抗灾,修复城墙,开垦荒地,开凿沟渠,治理水患,由于措施得力,政绩卓越。
C.陈幼学任湖州知府时,严格执法,为民除害;发生洪涝灾害时,他全力抗灾,虽然荒废政务,但被救活的饥民有三十四万多人。
D.陈幼学七十岁时,去职还乡,供养老母,母亲去世后朝廷曾两次征召,他都没有赴任,去世后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5)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诗词内容和写法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夜别友人》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从室内写到室外,从相对无言、离情缠绵写到悠悠离情、难舍难分。根据时间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
B.《春江花月夜》从月生写到月落,把客观的实境与诗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朦胧。从美学风格上来说,诗歌虽然抒发了游子思妇的离愁,但是这种悲伤却让人觉得轻快,它是一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因此,这首诗凄婉却不颓废。
C.《山居秋暝》是一曲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虚实相生地描绘出了竹林间的热闹画面,浣女们嬉笑的场面和渔夫捕鱼的情形如在眼前。
D.《燕歌行》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题深刻含蓄。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    ,孟浩然与   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2 分)
结合全诗,赏析“松月夜窗虚”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分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 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蟹六跪而二螯               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__,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赤壁赋》)
              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
⑤______     __ __,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⑥明月松间照,               _。(王维《山居秋暝》)
⑦学而时习之,              __?(《论语》)
⑧独学而无友,               _。(《学记》)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现代文阅读
15.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语出    _国诗人雪莱的《    _》诗。
文段中划线句子说江南的冬天“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的依据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温暖的村庄            安庆
①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村庄里的事。
②春节在家时,有一天儿子对你说,爷爷的手工面真好吃。儿子去老人的锅里给你盛了一碗。你怔怔地捧着,自己就是吃父亲的手工面长大的啊,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喜欢上父亲的手工面了,想起自己在城里馋时去吃街上的手工面,父亲的手工面才是最最好吃的啊。你的泪掉在了碗里。
③走在流浪途中的人最频繁想起的一个词,就是“村庄”。那个在某棵树下埋着自己胞衣的地方是永远忘不了的。那里才是你最终的灵魂,才是你灵魂的栖息之地。是又一次远行,背起行囊就要回家的时候你忽然地想起村庄,忽然想起“温暖的村庄”这几个字,你对村庄的温暖有了一种疼痛的体味。当脚步踏在村口的时候你的心悸动起来,那是一种远行,带着一种漂泊,一种苦寻的远行。你在村口闭上了眼睛,真的,一刹那,你竟然不敢大睁着眼睛去看自己的村庄。但你还是睁开了,你实在想看看想念中的村庄,永远系着你灵魂的村庄。树叶在你离开时才刚刚成片,才刚绽出一年的旺盛,现在竟然也开始落了。时光真是无情,时光真像一把锋利的钳子,再坚硬的钢丝也能铰断。妻子和两个孩子站在胡同口,你看见他们了,他们手拉着手看你慢慢地走近。妻子牵着他们的手不让他们跑,你悠然看见孩子们长高了。时光也真是有意思,女儿的辫子撵上妈妈的长了,儿子在用一双孤疑、期盼又调皮的眼神看着你。
④村庄是很大的,要真正走遍村庄也是不容易的,村庄好像是让你永远都不会走遍的,你长到八十岁,回头一望,你真的会有没有走过的地方,没有去过的人家。其实这就是村庄的阔大,村庄给你的念想。村庄是太大了,多少年多少代她生长了多少树多少庄稼,衍生了多少人,养过多少鸟多少牲畜,建起了多少房子,多少人走成了多少路,你怎么会把村庄走遍呢?其实,村庄是很小的,抬一抬腿就到头了,村庄就是巴掌大的一个地方。只是那巴掌一握就会把好多游子,把好多时光,把好多的梦,把多少年庄稼的长势握在手里。
⑤你现在又离开村庄了,你又天天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有一天你又站在阳台上,你遥望着村庄,你忽然又想起“温暖的村庄”了,你想起了一棵孤独的坟树,坟树下的母亲,坟树上留恋着悠然盘旋的鸽子,坟树,其实是你最大最痛的怀念。你想起一生都守在村庄的父亲,你想应该让父亲来这个城市走一走。站在窗口忽然想,让父亲来看看城市的成长,城市的模样,让父亲也站在楼上望一望他住了一生的村庄吧。
⑥你的心已经跑回村庄。
⑦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
(选自《散文百家》2007年第07期,有删节)
总观全文,“村庄”具有哪些特性?
第③段说到离开村庄的人对村庄的温暖有一种“疼痛的体味”,这种“疼痛的体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末段“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的标题是“温暖的村庄”,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那么冷,这么暖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