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十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拉面条 | B.榨果汁 | C.切黄瓜 | D.酿米酒 |
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 s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氧气 | B.氮气 | C.二氧化碳 | D.稀有气体 |
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片”、“含氟牙膏”等,其中碘、钙、氟指的是
A.元素 | B.分子 | C.原子 | D.离子 |
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元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 -2价,则锡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 B.+2 | C.+3 | D.+4 |
近年来,北京、长沙等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是空气中 PM2.5含量的增加,PM2.5指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 | B.SO2 | C.NO2 | D.CO |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木炭 | B.硫 | C.铁丝 | D.红磷 |
下图(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的部分信息,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钾是一种金属元素 |
B.钾元素符号为K |
C.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
D.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g |
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A.酒和醋的酿造 | B.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
C.酒精灯安静燃烧 | D.食物的腐败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B.氮气用作保护气 |
C.氢气用作燃料 | D.氧气用于炼钢 |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佳的做法是
A.观察气体颜色 | B.闻气体的气味 |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用化学符号表示:
(1)1个氧原子____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______;
(3)3个钠离子__________; (4) -2价的硫元素__________ 。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图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
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没有涉及到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__
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吸附
②我们将自来水煮沸,得到的开水是 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下图是用来净化天然水的简易装置。
①下面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能杀菌消毒 B.能得到纯净水
C.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D.能使天然水变得无色澄清
②上图净水装置中小卵石和石英砂都能起到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作用。
(3)小刚发现一些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一定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试回答下列实验(如下图)指定容器中水的作用。
①A集气瓶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集气瓶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举一例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用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注: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表示一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以生成另外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甲转化成乙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
实验一:探究物质的组成,如图
(1)图A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的组成。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为: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实验二: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
(3)图C所示实验,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通过对比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比水的_________(填“大”或“小”)。
(4)图D所示实验,先向烧杯乙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然后向烧杯甲中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乙的酚酞溶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化学表达式表示)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装置连接】
(1)写出标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为达到实验二的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_______→_______→ d。
【问题分析】
(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时机是加热后马上收集,若是在气体连续不断产生之后才开始收集,则测得的氧气的体积会比实际值 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3)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装入试管,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装入试管,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