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jūn)裂(wǎn)尔一笑栏(shǔn)临(bīn)
B.(yùn)色无声息(qiǎo)(zuò)坊面(wù)
C.(yán)席岁在丑(kuí)骄 (hènɡ)和(chān)
D.蓬( hāo )长歌(dàng)哭乳(yùn)凝(móu)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金榜题名震撼嗜好伸冤
B.淡烟暮蔼文身谍血厮守
C.珊珊来迟萌孽笑靥俯瞰
D.桀骜不训慰藉寥落气慨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俄中两国企业合作建设扎鲁比诺大型万能海港,______ 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80%。
②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______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③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______却很冷淡。

A.截止启用反应 B.截至起用反应
C.截止起用反映 D.截至启用反映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学完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大家在思考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B.多数动物不像蓑鮋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
C.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
D.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鲁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沿江小城民风纯朴,社会安定,即使你一个人怀瑾握瑜走在偏僻的小巷里,也不必担心被抢劫。
B.儿子的轮椅渐渐向远方驶去,史铁生的母亲仍孤单地茕茕孑立着,直到儿子的轮椅消失在视线之外,才缓缓地转身而回。
C.对于商贸往来中的欺诈行为,我们工商管理干部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当然,更不能随波逐流
D.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开了逐鹿中原的序幕。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B.“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C.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D.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远远超过了后者)的原因,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分别为: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B.鲁迅的散文诗集是《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等。
C.《渔父》作者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作品有《离骚》、《天问》。骚体诗,亦称“楚辞体”,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
D.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等。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尽梅花点点”是一副春联的上联,请选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句(  )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入下面空格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的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②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   
③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
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写宝玉病中魂魄出了窍,来到太虚幻境,重阅了“金陵十二册正册”,竟然有所领悟。后来又见到了迎春、凤姐、秦氏等人,这些人都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并称其为神瑛侍者。醒来后宝玉把神魂所历的事呆呆地细想,便哈哈笑道:“是了,是了。”宝玉从此厌弃功名仕进,也把儿女情缘看淡了。
B.宝玉出家以后,袭人本想一死,但怕对不起贾府。回到自己家里死吧,又怕对不起哥哥。她只好嫁了优伶蒋玉菡。嫁后,才知道丈夫对她又那么好,自然也不应该对不起丈夫了,结果就只好活下去。这是续作者高鹗给与袭人的难堪的嘲讽。但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必对袭人责之太深,讥之太刻。
C.李纨是一个“标准寡妇”,是一种被礼教强制而牺牲的典型人物。小说后四十回写李纨的结局是儿子贾兰中举,以后又做了高官,李纨得到封诰,得到“善终”了。然而李纨不知通过多少矛盾与痛苦,才保持自己不得不苦守的封建节操,断送了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生命。
D.按照曹雪芹原来的艺术构思,贾府最终败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小说后四十回基本上完成了这一悲剧结局,但留下了“延世泽”及“兰桂齐芳”的光明尾巴,似不尽合雪芹原意。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东犬西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骊山北构而西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乳:喂养
B.某所,母立于兹。而:你
C.吾家读书久不效:仿效
D.如在昨日,令人长不自禁。号:哭泣

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余为此志始皇没,余威震于殊俗。
B.闻姊家有阁子,何谓阁子也年九十。
C.鸡栖厅室西连中闺
D.余久卧病无聊,使人复葺南阁子家祭无忘告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分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表达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简析“月”的作用
概括“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意境,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__,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4)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又有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 ,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序》)
(6)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___________________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8)独立小桥风满袖,________________。                        (冯延巳《鹊踏枝》)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高山积雪
王兆胜
与那些直接飘落于田野、河流和村庄的雪花不同,高山积雪似乎是上苍的遗弃物,它远离人间,孤独寂寞地在严寒中度过一个个漫长的日月,长久地苦恼着。
在焦虑万分的等待中,春天终于到来,阳光温暖明媚,地面热气升腾,靠近底部的积雪开始悄然融化,由一堆固体静止物一变而为生动的流水。在不知不觉间,变成流水的积雪已经走上它的旅途,它甚至还没来得及向家乡向母亲告别。投身于脱缰野马般的奔跑之中,积雪感到了大山之外紧张残酷的竞争,那是一种万人抢走独木桥的惨烈景象。在这种拼命的拥挤中,积雪感到了有些头晕目眩,仿佛自己已非自己了。更可怕的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常有巨石挡住去路,而自己又没有时间思考就会被撞成粉末。在这种如雷爆炸般的轰鸣中,积雪虽然感到一种生命的飞扬,一种凌空高蹈姿势的优美,但内心也被一种嘶心裂肺的痛感所占据和震撼。化为流水的积雪也渐渐明白了,原来生命的旅行是要经过无数痛苦磨砺的。
如风云流散而复聚一样,粉身碎骨的积雪之水又汇集在一起。路途渐渐变得开阔,行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积雪似乎看到了所谓的人类。在积雪的眼睛里,有的面目慈祥,行为优雅,举止大方,尤其是那些妇女和儿童比较可爱;而另一些人尤其是一些男人目中透出攫取的贪婪之光,他们有的肩扛猎枪,两只血红的眼睛像恶狼一样到处搜寻。最令积雪恐惧的是猎手曾毫不犹豫将一只只洁白的天鹅、幼小的动物打死,血水竟差点将自己染红!最令积雪感到无奈和不解的是人类对它肆无忌惮的污染,那些有毒的气体和液体,都让积雪看到了人类的自私、无知与可怕。积雪还经常看到自己身边的流水被人取用,或是浇灌庄稼,或是满足工业制造之用。每当此时,积雪心里就会升起激动与悲伤,在它看来那是同类的夭折与不寿,虽然是死得其所!此时,积雪总是扪心自问:“如果我突然被人取走而不能继续生命之旅,那将怎样?”
有时,积雪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是怎样冰清玉洁的所在!而今,它却变成一团黑臭、肮脏和黏厚的液体。但积雪是富有牺牲精神的,因为它明白从走出那个神话般的世界开始,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自己,而是踏上一条不归之路,这就好像一个人的出生就意味着死亡一样。当然,积雪在旅途中也有值得回忆和留恋之处,那是它从高山出发始料不及的。如它看到山上如羊群一样游动的云霞,那给它带来多少美好的故乡信息与回忆。还有,小男孩和小女孩在河边洗澡与游戏,他们天真无邪的欢笑曾让积雪久久不愿离去。最令它快乐的是,有一渡口留下过人类智者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由此,积雪感到了在人类中仍不乏知音。
河道变得越来越开阔,污浊而黏稠的积雪之水显得苍老而疲累,它甚至能看到不远处有辽远而苍茫的大海和那呈扇形开放的洁白的海滩。那里有着与自己故乡相似的景象,如梦如幻,神秘莫测;那里也颇似自己母亲的怀抱向自己激情洋溢地张开。此时,积雪才真正体会到:原来冰冷就是另一种温暖,死亡就是另一种新生!于是,在对那个冰封世界的想念中,积雪无比快乐而又充满渴望地向大海扑去。
最后,积雪之水被大海吞没,失去了自己的模样,而大海不满不亏,一如既往。
“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海水又被阳光蒸发而为云气,而后又变为白雪,降落于高山之巅,从而孕育一个新的梦想。”气息奄奄、魂魄如游丝般的积雪心中有这样的一个闪念。
(选自《天地人心》,有删改)
请根据全文概括出高山积雪在不同时候的心路历程。
此文描写积雪主要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文章的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对那些永不服输的人,大家会赞誉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攀登的精神,却鲜有人为那些服输者唱赞歌。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