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下图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基本重合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四幅图分别为“英国等高线地形图”、“伦敦气温和降水季节分配示意图”、“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富山气温和降水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关于伦敦和富山气候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冬季都温和湿润 B.夏季都高温多雨
C.伦敦年降水量多于富山 D.伦敦气温年较差大于富山

造成英国与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人类活动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两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甲地区作为中国粮仓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人均耕地少 B.热量不足,多低温冻害
C.土壤贫瘠 D.耕地少

目前,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风沙盐碱危害,水资源短缺
B.水土流失,劳动力不足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台风影响频繁,交通拥堵严重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区域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下图为某城市“体检”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城市发展不够和谐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D.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关于城市和谐发展的正确叙述是(   )

A.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B.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
C.社会持续发展是条件 D.人文持续发展是核心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黄河金三角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①技术指向型产业         ②动力指向型产业
③市场指向型产业         ④原料指向型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当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地面塌陷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改变地下径流 D.发展水产养殖

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利用库区资源,发展旅游业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示意图”,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的平均坡度(平均坡度=落差/水平距离),读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河流的落差是指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各河段开发整治的重点是(   )

A.①—水产养殖、内河航运
B.②—水土保持、水能开发
C.③—内河航运、水能开发
D.④—水能开发、水产养殖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年6月25日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   )

A.吉安 B.长沙
C.都昌 D.仙桃

图示区域洪灾严重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A.全年降水多——修建水库
B.地势低平——开挖入海河道
C.围湖造田——退耕还湖
D.上游来水量大——跨流域调水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该图反映了(   )

A.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B.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C.地球在宇宙中没有安全的运行环境
D.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行星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地位于(   )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 23°26′N之间 D.0°— 23°26′S之间

图中A点表示的该日(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依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处钻井定能找到石油 B.乙处顶部受挤压容易成谷
C.丙处适合开凿地下隧道 D.丁指示的可能是大理岩

甲处山地的成因为(   )

A.内力挤压成山 B.外力侵蚀成山
C.熔岩堆积成山 D.断块上升成山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各地的气压值(   )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陆地受热少
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A.寒潮 B.地震
C.台风 D.干旱

能快速有效地减轻该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A.建设水利工程 B.营造海防林
C.改进耕作制度 D.改进灌溉方法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基本不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过渡和转变
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我国在人口增长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关于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B.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C.应建立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江苏和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柱状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城市的用地规模 B.城市的人口数量
C.大中小各级城市总体数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中信息显示(   )

A.1990年两省城市人口总数量相同
B.2000年城市化水平江苏省比贵州省高
C.江苏省城市化发展速度均慢于贵州省
D.江苏省2000年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了区域间具有差异性和综合性。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田园城市”设计理念体现了人地伙伴论思想。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问题实质就是发展问题,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将变大,扬州夏季昼长将变长。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能复回”正确反映了水循环的原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将增加。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承载力是一地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功能越强大,彼此之间距离越近。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行政因素是城市住宅区等级分化的决定因素。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近年来政府为大量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正不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异同点。

比较区域
项目
辽中南工业区
北部湾经济区
 
交通
                      
不同点
资源
煤炭、铁矿丰富
水资源、         矿产丰富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2)辽中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借鉴辽中南工业区的经验教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3)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中线通水后将极大改善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海河流域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材料二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的河道调水,体现了人类活动对         (水循环环节)施加影响。
(2)分析中线工程对北方地区的生态意义。
(3)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单位调水量能耗更     (大或小),判断理由是                    
(4)针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左图为“亚洲东部某日天气形势图”,右图中甲和乙为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气流状况看,A地受_________控制,该日,乌拉巴托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
(2)该日,合肥正处于____气团(冷或暖)控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该日,影响郑州的天气系统与图23中的______ 图一致,郑州的风向是______,天气状况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正在澳大利亚举行。下面左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右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发育的自然带与D自然带一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处自然带类型为                  
(2)由于受        (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C自然带所处区域常年降水少;悉尼所在区域自然带形成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关,该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3)图中①洋流常年朝       (北、南)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4)图中A、B、C自然带变化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地区高二第一学期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