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从化学试剂商店买来的浓硝酸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 B.NaCl C.H2SO4 D.KOH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OH溶液 B.稀H2SO4 C.CuSO4溶液 D.Fe(OH)3胶体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不正确的是

A.纯碱——碱 B.氯化铝——盐
C.金属钠——还原剂 D.二氧化硅——酸性氧化物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氨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 B.遇氯化氢产生白烟
C.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浅黄色固体 B.可用作供氧剂
C.与H2O反应时,H2O作还原剂 D.与H2O反应时,放出热量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H2 B.HCl C.NH3 D.CH4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O+H2O= B.
C. D.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均为白色固体 B.受热均易分解
C.其水溶液均显碱性 D.均能与硫酸反应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FeCl3、NH4Cl和NaCl三种溶液区别开的是

A.KSCN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2的摩尔质量是64 g
B.1mol SO2中含氧原子数约为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 mol SO2的体积为22.4L
D.常温常压下,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Al3的浓度为0.4 mol/L,的浓度为0.7 mol/L,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 mo/L B.0.15 mol/L C.0.2 mol/L D.0.3 mol/L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中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A

Al

B



C



D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B.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D.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O2的质量为22 g
B.0.1 mol 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0.2 mol
C.18 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6.02×1023
D.0.5 mol/L Na2S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释下列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Cu与浓H2SO4反应放出气体:
B.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CO2
C.稀H2SO4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装置能使反应Zn+H2SO4=ZnSO4+H2↑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锌片和铜片上进行,所以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片发生氧化反应
B.铜片上有气体产生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铜片上发生反应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描述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后消失
B.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物
C.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FeSO4溶液中,只观察到白色沉淀
D.将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加热至熔化,熔化的铝以小液滴的形式滴落下来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分离水和酒精
用铵盐和碱制取氨气
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装置或仪器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3Fe+,其中铁被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H2O作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剂。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3 mol F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钠、铝两种金属单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的是__________,能说明该反应发生时放出热量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2)表面能自然形成氧化层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制成的容器在常温下可用来盛装浓硝酸。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需要65 mL 1.0 mol/L的NaCl溶液用于测定AgNO3溶液的浓度。
(1)用NaCl固体配制NaCl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天平 ②烧杯 ③玻璃棒 ④酒精灯 ⑤胶头滴管 ⑥50 mL容量瓶 ⑦100 mL容量瓶
(2)需要称取NaCl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
(3)量取20 mL AgNO3溶液,当加入25 mL 1.0 mol/L NaCl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则c(AgNO3)=____。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物质之间的性质差异可提纯物质。
(1)除去Fe2O3中的Al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2)除去FeCl3溶液中的CuCl2,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3)除去粗盐水中Ca2、Mg2等杂质,选用的试剂是①盐酸 ②BaCl2  ③NaOH ④Na2CO3
i.上述4种试剂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
ii.加入盐酸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

(1)装置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①中溶液呈黄绿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的一种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
(3)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4)下列物质能替代NaOH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FeCl2溶液        c.饱和食盐水
(5)欲验证Cl2的氧化性强于I2,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加入盛有__________(填“KI”或“KIO3”)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SO2的性质。甲组同学将SO2分别通入下列3种溶液中。

(1)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试管b中观察到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3)试管c中产生了能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
(4)乙组同学多做了一组实验,他们将SO2通入盛有1.0 mol/L Fe(NO33和BaCl2的混合溶液(已知1.0 mol/L Fe(NO33溶液中c(H)=0.1 mol/L)的试管d中,得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分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SO2与Fe3反应
观点2:在酸性条件下SO2反应
观点3:__________。
欲证明观点2,只需将试管d中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
a.0.1 mol/L稀硝酸
b.1.5 mol/L Ba(NO32和0.1 mol/L HNO3的混合溶液
c.6.0 mol/L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2)滴入稀硝酸之前,应该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并伸入瓶中,塞好胶塞。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4)烧杯中的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通入__________可验证NO的还原性。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
②乙同学取336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 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简要表述计算过程)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