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如右图所示,小明用定滑轮将重180N物体在4s内匀速提高2m.所用
拉力为200N.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定滑轮的机械
效率是         ,拉力的功率是          W.(取g=10N/k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只标有 “2.5V  0.3A”的小电灯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电灯两端电压为    V时,灯正常发光.此时灯1min消耗的电能为
       J;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两端电压为1.5V时.灯的亮度与正常发光相比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图
(1)如下图甲所示,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2)在下图乙所示电路中的○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电阻R1与R2并联。
(3) 在下图丙中,标出小磁针的N、S极与磁感线的方向.

(4)请在下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灯泡与开关正确接入电路,并将三孔插座正确接入电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是研究小球动能与小球的质量和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表中记录了用甲、乙两球分别进行实验的数据。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确定小球动能的大小;甲球的动能___ ____(大于/小于/等于)乙球的动能;在质量和速度两个物理量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

小 球
小球质量
小球碰撞物体
A时的速度
物体A被
推动的距离
甲 球
2m
v
s
乙 球
m
2v
2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为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               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要提高其机械效率可以采取  的方法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4)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则此时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选填“>”、“<”或“=”).
(5)当小明同学闭合电路的开关后,电路中可能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
第一种:小灯泡较暗,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暗程度,可能在连接电路时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填“AB”或“CD”)两端点连入了电路中;
第二种: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可能小灯泡处_____(填“短路”或“断路”)。
第三种: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6)小明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I-U图像(图丙),根据图像,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图23

 

(7)进一步分析图像可知,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灯丝电阻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180N的物体匀速提高10m,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是80%(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提升重物时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   
(3)用此滑轮组匀速吊起重为455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小宇家新买的一台快速电水壶,这台电水壶的铭牌如下图。为了测量该电水壶烧水时的实际功率,小宇用所学知识进行了如下实验:关掉家里所有用电器,将该电水壶装满水,接入家庭电路中,测得壶中水从10℃上升到30℃所用的时间是100s,同时观察到家中如图的电子式电能表耗电指示灯闪烁了160imp。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c=4.2×103J/(kg· ℃)〕

(1)电水壶中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
(2)电水壶消耗的电能为多少J;
(3)电水壶烧水时的实际功率为多少W;
(4)电水壶加热的效率;
(5)通过比较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大小关系,简要回答造成这种关系的一种可能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优劣.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是1mm2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PTC元件由于材料的原因有特殊的导电特性.
一个由PTC元件做成的加热器,实验测出各温度下它的阻值,数据如下:

t/℃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R/k
14
11
7
3
4
5
6
8
10
14
16

通电后,加热器在发热的同时,电在向外界放热,当它的发热功率PR和它向四周散热的功率PQ相等时,加热器温度保持稳定。下图中方格纸上为发热功率PR和散热功率PQ与温度t之间关系的图像(曲线为PR,直线为PQ)

①由图像可知,加热器工作时的稳定温度为       ℃;
②加热器的恒温原理为:当温度稍高于稳定温度时,加热器电阻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发热功率       散热的功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温度将下降;当温度稍低于稳定温度时,则反之,从而保持温度稳定.   
(2)如图甲是由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图像,若用该电阻与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流表(量程为0~5mA)、电阻箱R′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
①电流刻度较大处对应的温度刻度          ;(填“较大”或“较小”)
②若电阻箱阻值R′=450,则丙图中空格处对应的温度数值为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
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B.“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诗中“船红”的原因是花发出红光
C.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在河岸边,看到河水“变浅”了 B.阳光下,树在地面上会形成“影子”
C.雨过天晴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D.人站在湖边,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湖北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声的响度与编钟的大小有关
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
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                   

A.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B.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C.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m D.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C.放电影时,屏幕上所成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D.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物体的正立、缩小的实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吸热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吸热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放热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放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小的纸锥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
C.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
D.在观察水的沸腾活动中,为了使水更快的沸腾,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发光物体时,引入了“光源”的概念;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在研究发声物体时,引入了“声源”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事实假想的,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光源 B.光线 C.声源 D.参照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两张塑料薄膜贴在一起,分别用手摩擦后分开,则它们张开的原理是:由于   ,利用此原理制成了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对于该体温计,它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它的示数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 B.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kg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
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运动 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芳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四步实验中弹簧秤的示数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F2-F3=F4-F1 B.F1=F4 F2=F3
C.F1=F2=F3=F4 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设备工具中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

A.船闸 B.离心式水泵 C.活塞式抽水机 D.饮料吸管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工具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潜水艇在水面下继续向深水处下潜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和压强(     )

A.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B.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C.浮力变大,压强增大 D.浮力变大,压强不变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图像,由图可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P=P B.PP
C.P>P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图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重锤从高处落下 B.钟表里的发条带动齿轮转动
C.压缩的弹簧将物体弹射的瞬间 D.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去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地球的另一面,站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不会掉下来,是因为他受到      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是            的。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长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_________了,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水对堤坝的___________增加,从而加大了对堤坝的破坏性。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并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该装置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船只向前航行过程中,如果两艘船靠得很近,且并肩行驶,如图所示,两船在近距离并排行驶将会碰撞,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______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________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轮船是水上重要的交通工具,航行时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1)轮船由大海驶入长江后,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船身相对于水面将          一些(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物推上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理模型属于同一种简单机械,即__________,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__________。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锤头松动时,用力敲锤柄是利用       使锤头套紧;许多机器的轴上都装了滚动轴承,这是为了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返回地球的宇宙飞船为了保护舱内仪器和宇航员,在靠近地面时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在竖直减速下落过程中,宇宙飞船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实心铁球正在水中下沉,画出此时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1)班的男同学要举行爬楼梯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并且要测出某同学爬楼梯的功率。
(1)已测出了该同学的质量m,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2)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由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爬楼梯的功率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同倾角的斜面,将同一小车沿斜面匀速拉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
斜程度
小车重
G/N
小车上升
高度h/m
沿斜面
拉力F/N
小车移动
距离S/m
有用功
W/J
总功W/J
机械
效率η
1
较缓
4.0
0.2
0.9
1.2
0.8
1.08
74%
2
较陡
4.0
0.3
1.2
1.2
1.2
1.44
83%
3
最陡
4.0
0.4
1.5
1.2
1.6
 
 

(1)请你将该同学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4)如果该同学还要进一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小车移动的距离、                                         不变。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中的A、B两只桶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两只桶容积都是1.5×10-2m3、质量都是1kg。
(1)在搞卫生时,你会选用哪只桶来提水?请说明理由。   
(2)如图乙将一桶水匀速提高离地面0.2m,人对水做了多少功?
(3)如图乙提水时,如果提手与手的接触面积为1×10-3m2,则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g取10N/kg)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而车辆超载会严重损坏公路。
(1)国家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重2×104N的6轮汽车,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请你计算该汽车允许装载的货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g取10N/kg)
(2)一天,李明和爸爸到三亚游玩,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段上行驶了5km,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爸爸告诉他:汽车在这段时间的功率大约是50kW。请计算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功和汽车的牵引力的大小。

来源: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