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练习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1敬畏自然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不自量力 陷阱 呐喊 沾沾自喜 |
B.喜形于色 窃笑 佳肴 狼藉班班 |
C.相形见拙 幼稚 误解 美味佳肴 |
D.精巧绝伦 演化 鲲鹏 高深漠测 |
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咫尺(zhǐ) 鲲鹏(kūn) 喜形于色 站站自喜 |
B.篷蒿(péng) 比拟(nǐ) 与众不同 相形见绌 |
C.狼藉(jí) 混淆(xiáo) 不自量力 硕大无比 |
D.呐喊(nà) 深邃(suǐ) |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将下列句子调整语序,组成通顺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黄花丛里,有时会挺起一枝火焰般的野百合花。
②到冬天,草黄了,花也完了,天上却撒下花来,于是满山又铺上一层耀眼的雪花。
③说起野花,也是海岛上的特色。
④夏天太阳西斜,漫山漫坡是一片黄花,散发一股清爽的香味。
⑤春天有迎春花。
⑥凉风一起,蟋蟀叫了,你就会闻到野菊花那股极浓的药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知识填空。
(1)《海底两万里》是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神秘岛》。
(2)《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________,作品叙述了________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根据意思在后面括号内写出恰当的词语。
(1)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
(2)相比之下,显出不足。( )
(3)精细巧妙,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 )
(4)味道鲜美的食品。( )
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硕大无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咫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文题“敬畏自然”的含义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敬重又畏惧大自然。 |
B.因为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所以害怕失去大自然。 |
C.充分认识大自然的伟大而又神奇,并且敬重它。 |
D.充分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并且要爱护自然,调整与自然的关系。 |
名著阅读。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小诗把对________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________的咏叹完美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我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周国平语)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书。 |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从读中得到消遣。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的作者是严春友,“敬畏”是敬重畏惧的意思。 |
B.《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文章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
C.《敬畏自然》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阐述了“人定胜天”的观点。 |
D.《敬畏自然》一文呼吁人类应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看待自然万物,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
(2)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
(3)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
名著阅读。
(1)下列各题是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请把正确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以下故事情节中,以宋江为主要人物的是( )。
A.私放晁天王
B.景阳冈打虎
C.风雪山神庙
D.拳打镇关西
②“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这个寓意出自《伊索寓言》中的( )
A.《蚂蚁和蝉》
B.《衔肉的狗》
C.《两只口袋》
D.《狐狸和山羊》
③他贫穷却不趋炎附势,残疾却不屈从命运;他战胜了种种磨难,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攀上了生命的巅峰。他是( )
A.托尔斯泰
B.米开朗琪罗
C.贝多芬
D.祥子
④“我砍倒一棵杉树……然后,然后我又花了一个月的工夫把它刮得略具规模,成为船底的形状,使它可以船底朝下浮在水里。又花了将近三个月工夫把它的内部挖空,把它做得完全像一只小船。”这段话出自( )。
A.《格列佛游记》
B.《骆驼祥子》
C.《名人传》
D.《鲁滨孙漂流记》
(2)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
①简述《西游记》中“四圣试禅心”(四个菩萨化身母女试探师徒禅心)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述利里浦特国和不来夫斯古帝国这两个小人国之间发生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语言环境,仿照句式,续写句子。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无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回答问题。
主题:寻觅春天的踪迹
(1)请你根据下面的不同类别,默写与春有关的古代诗句。
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一句有关春天节气的农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某旅游景区一处绿草如茵,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客不自觉到草坪上拍影留念。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来规劝游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认为,这次云南等地干旱,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而造成的。
材料二:近四十年来,中国冰川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受气温升高影响,像近年在中国西藏、印度等地发生冰碛湖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严重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三:科学预测,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洋水平面上涨速度加快,不久的将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岛有15%将被海水淹没,沿海城镇也将受到被淹没侵袭的威胁。
(1)写出你对上述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对以上材料所述问题或现象产生的人为因素的思考,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向全班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兰花的智慧
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甸,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
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种子的外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
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于是它们跟真菌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
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种结构会整个地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的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
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昆虫试图与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高超的“骗术”,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缘毛鸟足兰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这些兰花可以在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还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
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2段文字,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第4段至第7段文意,分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兰花的生存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萧萧池塘暮
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呜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一阵春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池塘中央,开始脱毛的水鸭在和煦的阳光下畅游,荡起层层涟漪。鸭儿不时地“呱呱”乱叫,声音在池塘上空回荡。远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一声声呱啼,应是报春的讯息吧!最热闹的要数夜里,无数青蛙齐鸣,叫醒暗夜,那是临产前的阵痛,更是即将身为父母的幸福欢唱。青蛙鸣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胜景。
夏日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孩子们就在池塘里玩耍了。在岸上一个猛扎,静静的池塘便溅起灿烂的水花。孩子们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孩子们玩腻了,就在厚厚的泥层里摸螺蛳,在水草里抓鱼。夜幕降临,他们用旧衣服一裹,满载而归。
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里,话农桑,谈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淀,它一早又澄澈清洌,一眼就看得见水里的游鱼,厚软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动的螺蛳。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
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但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胜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呀!”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
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每到年终,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都要抽放积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
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而今,再寻如此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
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两层楼房,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8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①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
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如果每年有人罱塘②,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可以蓄积在里面,何以在地上泛滥成灾?池塘消退,洗澡成了村人的难题,干旱已是农田的家常便饭,青蛙不再,垂柳作古,水鸭隐退……
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一代再来读这首古诗,必得花半天时间来查阅关于“池塘”的注释。“烟锁池塘柳”的残对,也许真的成了空前绝后、无人能对的绝联了。
今天已没有几个人见过池塘的真面目,不久的将来,池塘可能就只存活于词典里,在纸间寂寞地度过它荒凉的来世今生。池塘渐入迟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除了记忆和梦,我们还能到哪儿与池塘见上一面呢?
(陈志宏/文,有删改)
[注]①田畈(fàn):田地。②罱(lǎn)塘:意思是用农具将塘里的淤泥、杂草等清理出来。
(1)本文作者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出了多年以前故乡池塘________的特点。
(2)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呜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曾经说自己是“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写池塘的。面对迟暮的池塘,作者有哪几方面的“痛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忆过去的池塘,看今天的“池塘”,想未来的“池塘”,是为了唤醒我们关注哪些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