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与细胞膜上受体无关的是

A.K+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C.抗原致敏B淋巴细胞
D.HIV侵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从萤火虫体内分离得到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有氧条件下,只要再加入一定量的ATP,荧光素就能发出对应强度的荧光。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源是ATP
B.有氧条件是为确保需氧呼吸供能
C.在发光过程中荧光素酶会与荧光素结合
D.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可用于ATP的定量检测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血红蛋白异常
C.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只分布于乙中
D.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均可分布于丙中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不一定相等
C.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染色体畸变时DNA分子结构不一定改变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赤霉素、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和茎生长的影响,以雌雄同株异花的苎麻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赤霉素或乙烯浓度
(mg/L)
雌花率=
雌花数/开花总数
茎生长的增高率=
(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
赤霉素
乙烯
赤霉素
乙烯
0
0.495
0.495
0
0
50
0.181
0.589
0.379
-0.0083
100
0.217
0.628
0.575
-0.0765

 
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
B.乙烯对苎麻茎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的特点
C.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雌花分化的作用 
D.赤霉素、乙烯对苎麻细胞的基因表达均无影响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同一地区甲、乙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0~t1乙种群的生物量大于甲种群
B.t1~t2甲、乙曲线峰值代表种群K值
C.t2~t3乙种群数量主要受内源性因素调节
D.t3~t4甲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茶树的产量取决于树冠的整体光合能力。为研究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合能力,某同学摘取茶树不同冠层的叶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形成的第一个糖产物是   ,在稳定环境中,它大部分用于   
(2)图中光照强度为0~0.25 klx时,下层叶片的CO2固定速率始终   (大于/等于/小于)中层叶片。光照强度为0.25~0.50 klx时,CO2固定速率最低的是   叶片,其低于另外两组的原因   (是/不是)光照强度较小。
(3)茶园群落在空间配置上具有   结构。给茶树修剪整形可提高茶树的产量,这主要是调整了   (填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神经突触后膜的小电位可叠加,达到一定阈值后会引发动作电位。某研究小组为验证此现象,进行了以下四组实验(如图)。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过程中材料保持正常活性;每次刺激强度适宜且相同)给A连续两个刺激(间隔稍长);给A连续两个刺激(间隔很短);③给B一个刺激,(间隔稍长)再同时给A、B一个刺激;④给A、B交替连续多个刺激(间隔很短)。记录每组实验中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只有④产生动作电位。请回答:
(1)实验预测:参照①②将③④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画在以下坐标系中。

(2)实验分析:②中突触后膜小电位   (能/不能)传播,小电位叠加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   累加作用于突触后膜,主要引起   离子通道开放增多,导致电位变化增大。
(3)若刺激神经元的C处,   (能/不能)在A、B上测到电位变化。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若干能正常繁殖且未交配过的果蝇(甲、乙、丙、丁),眼色中正常眼(B)对褐眼(b)显性,体色中灰体(E)对黑体(e)显性,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所有个体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

请回答:
(1)乙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型为   
(2)若想在F1中获得基因型BbEe的比例最高,应选用的亲本杂交组合为   。若乙和丁杂交,则F1中正常眼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约为   。B基因表达过程中,其转录产物RNA的加工场所在   
(3)丙果蝇的变异来源是   。果蝇产生的配子中若没有控制眼色或体色的基因,均会引起受精后发育的幼体致死,则甲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存活个体所占比例约为   ,请用遗传图解予以解释(要求写出配子,无需标出具体表现型,只需标明后代存活情况)。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