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归同田居(其一)》)
(3)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4)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各题。
重游鼓山记
陈模
去闽垣五十里,有山曰鼓山,镇马江之中枢,为城东之屏障。山石荦确,野径纡回,寺观穹窿,松楸疏散。五里一亭,十里一阁,名流觞咏,恒集于此,盖福州第一名胜也
客岁,余买棹旋里,尘装甫卸,即雇笋舆,向东而行,直穷其。时适春和,晴空一碧,山容如画,笑靥迎人。才过五里亭,苍林荟蔚,香草缤纷,数树桃花,娇憨可掬。回忆十年前,老梅数株高出檐屋,今都就槁。寺僧易种以桃,千红斗艳,几疑武陵源尚在人间也。然余性爱梅,不爱桃,转瞬数年,景象一变,可以觇世态之沧桑矣。日午,入涌泉寺,随山僧啖蔬饭,既饱,摩娑四壁,旧题漫灭,不可复得。忆少时与吾友石生、霁泉雅集于此,浩歌狂啸,击碎唾壶,意气豪迈,不可一世。曾几何时,风流云散,霁泉墓木已拱,石生浪迹欧州,欲得再与把臂,付之梦想而已。
兹山终古不改,得于十年后使余重游旧地,人缘虽悭,名山之福犹获再享,亦幸事也。是夜辗转不寐,和尚云印极道绝顶胜景,邀余出游,允之。夜半首途,阴雾迷漫,咫尺莫辨。攀危岩,披茸草,蹀躞于磊砢中,约十余里,至朱晦翁所题“天风海涛”处,有亭翼然,颜曰:“观日”。惜为时太晚,日驭已徘徊于空际矣。俯视四野,群山如丸,千林若荠,行云奔逃,疾如飞鸟。宿霭作雨,忽阴忽晴,碧海接天,一色莫辨。近岩松涛怒吼,气象萧森,拉杂尘心,到此悉寂。下方缕缕炊烟,时已傍午。乘兴而下,抵喝水岩。复与方外群僧,纵谭琐事,但彼辈无风雅者,殊觉可厌耳。
次早,得邮书,促赴芜湖,匆匆行迈,山灵有知,当为扼腕。倘天假之缘,数年后,得与石生再来一游,想亦山灵所深许。然使天或靳余英年,抑或靳我石生,不使再见,即再见,或不能携手重游旧地,因在意料中也。譬如半山亭之梅,悉变为桃,梅之福宁不及桃,而竟不及桃。安知桃之后,不有他树为之代庖乎?余之能否再游兹山,亦犹之梅与桃也。嗟呼!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舟无聊,挥毫记之,亦聊以志感云。
(选自(鼓山艺文志》有删改)
[注] ①荦(luò)确:山石不平的样子。②旋里:雇船返乡。③蹀躞(diéxiè):小步行走。④颜:用颜体写的匾额。⑤靳(jìn):吝惜,不肯给与。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穷其胜:美景
B.宿霭作雨宿:久获的
C.殊觉可厌:润足
D.舟无聊次:停泊

下列四组全部体现作者重游鼓山之乐的一组是
①山石荦确,野径纡回  ②山容如画,笑靥迎人  ③意气豪迈,不可一世
④名山之福扰犹再享    ⑤拉杂尘心,到此悉寂  ⑥复与方外群僧,纵谭琐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十年后重游鼓山见到不少挑树,因本性爱梅不爱挑,故他对寺僧有所不满。
B.山僧邀请作者半夜出游,他们历经艰辛,到达现日亭,可惜错过了日出的时间。
C.作者借助游山时行到梅挑相易的现象,抒发了对人世沦桑、命运无定的感慨。
D.本文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体现了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的文化情怀。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名流觞咏,恒集于此,盖福州第一名胜也。
(2)梅之福宁不及桃,而竟不及桃。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出都留别诸公(其二)
[清]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选自《清诗选》)
[注〕①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堵请求变法,但备受阻扰攻击。次年愤而返乡,临行时作七律五首赠与友人。②战国:指帝国主义列强。③啸青锋:啸,剑鸣声;青锋,剑。
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分)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了梅,但是梅却有意地避开他,他感到伤心。这时,弟弟妹妹们叫他们一起去踢毽子,觉新没有兴致参加。(《家》)
B.刘玉英从赵伯韬那里偷听到做公债的消息,把消息卖给吴荪甫,得到了两千元,吴荪甫以为找到了可靠的内线,没想到刘玉英两头做内线,他最终吃了大亏。(《子夜))
C.玛丝洛娃怀孕之后被养母赶出家门。她先后在几户人家做女仆,但都无法做得长久。她的姨母介绍她当洗衣工,她又怕苦怕累。最后她落入了妓院。(《复活》)
D.若望放荡不羁,让克洛德很伤脑筋。他声色俱厉地痛斥若望一番,然而刚训完,若望又照旧心安理得地继续干他那些叛经离道的行径。(《巴黎圣母院》)

E.德·蓬风死后,欧也妮用150万法郎还清了叔父生前的债务,成全了堂弟的婚事。她开办了养老院、教会小学、图书馆,还捐了一个黄金的圣休匣给教堂。(《欧也妮·葛朗台》)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任选一题)( 5分)
(l)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明嘱曰:“望于敬在公瑾面前勿失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嫉妒。又要寻事害亮。”
“此事”指的是什么事?公瑾后来“寻事害亮”,又指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 第六十一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宝玉道:“也罢。这件事我也应起来,就说是我吓他们玩的,悄俏的愉了太太的来了……”
宝玉“应起来”的是什么事?他为什么会把这件事应下来?请简述相关情节。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粱惠王》)
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上面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寨版“狮身人面像”的警示
袁跃兴
①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庄,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远在千里的狮身人面像老家埃及,并引起埃及文物部门的关注。依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作为缔约国的中国,高仿的狮身人面像触犯了国际公约,埃及方面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
②这种仿造、复制的文化现象,不是孤立和个别的。天津仿建的曼哈顿城,苏州仿建的伦敦塔桥,上海仿建的泰晤士镇……盲目照抄照搬国外著名建筑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一名世界顶级建筑师曾对中国一处建筑物“擅自模仿”表示强烈抗议,并称将就此对簿公堂;而对于中国建筑界的模仿风,“有考古学家甚至声称这是中国对自己‘全球霸权’的断言”。
③这些山寨版建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照葫芦画瓢,既未考虑文化地理的差异,也未顾及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毫无创造性地仿造复制。同时,我们对于本国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文化经典,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种文化遗产等,进行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招摇于市,其中的文化内涵、历史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却完全被抛弃。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
④我们往往把文化现实与历史的“断裂”,说成是现代文化的原始苦恼。现代文化艺术暴露了这种普遍的贫困,我们徒劳地模仿一切伟大创造的时代和天才,徒劳地搜集全部的世界古典文化放在现代人周围,不断地给它们命名,但我们仍然是一个永远的饥饿者。
⑤须知文化复制现象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技术突飞猛进、商业发达、消费旺盛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本可以让这样的文化背景成为文化创造的条件和源泉,但我们却让它扼杀了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了我们的激情,消除了我们的理性,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开始萎缩,使我们不再是丰富的、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于是,在文化中,我们精神力量萎缩,原创智慧低下,创造力式微。
(选自《检察日报》2014 年5 月30日,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石家庄出现高仿狮身人面像引发了埃及方面向联合国的投诉。
B.中国建筑界的模仿风表明了中国对自己“全球霸权”的断言。
C.若只徒劳地模仿、搜集、呈现,现代文化的原始苦恼依然存在。
D.文章从现象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阐明危害,引人深思。

根据文章第③段,概述“伪文化”的两种表现。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如何看待“文化复制”。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辛亥年的枪声(节选)
南帆
①现代知识分子很少有这种颐指气使的性格。鲁迅对于正人君子的虚伪深恶痛绝。他的内心存有深刻的怀疑。既怀疑他人,也怀疑自己。他很难与哪一个人成为刎颈之交,并肩地挽起手臂临风而立。“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种孤独的确是鲁迅的精神写照。美国回来的胡适当然有些绅士风度,温和,大度,自由主义式的宽容,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与陈独秀共同提倡白话文的时候流露出些许霸气,后来就是一个好好先生,闲暇时吟一些“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之类的小诗。徐志摩呢?“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个浪漫多情的诗人骨头轻了一些。当然,还有“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那是一个沸腾的郭沫若,尽管他的激情有余而刚烈不足。一身中山装的林觉民手执步枪,腰别炸弹地闯入广州总督衙门的时候,人们联想到的多半是江湖上的大侠。
②林觉民在福州结交的许多同盟会员都喜欢行侠尚武,这一批知识分子不是书斋里的人物。驳康有为,斥梁启超,林觉民与这一批知识分子崇尚行动,不仅用笔,而且用枪。如今,许多历史著作提到陈独秀、胡适或者鲁迅、周作人的启蒙思想,另一些风格迥异的知识分子群落往往被忽略了。
③侠肝义胆的一个标志就是随时可以赴死。真正的大侠只能独往独来;缠缠绵绵只能消磨意志。英雄手中的长剑,一方面是格杀敌手,另一方面是挥断自己的情丝。儿女情长是柳永、梁山伯或者贾宝玉们的故事,与行走在刀尖上的革命者离得很远。
④然而,没有想到,福州乡亲林觉民同时还是一个情种。他不仅一身侠骨,而且还有一副柔肠。“意映卿卿如晤”,他要离开自己至爱的女人赴死,他希望陈意映明白他的心意,不要怨他心狠,不要悲伤过度;即使成为一个鬼魂,他也会依依相伴,阴阳相通。天下为公,坦坦荡荡;两情相悦,寸心自知。
⑤福州的林觉民纪念馆即是他出生的原址。这座大宅院曾住着林觉民父辈的七房族人。当时,生活在大家族中的年轻一辈压抑,无助,未老先衰。如果套上一个不称心的婚姻,他们的下半辈子再也产生不了任何激情。上一代人的嘤嘤悲泣始终缭绕在林觉民的耳边。也是父母之命,也是媒妁之言,但是,老天爷却让他遇到了情投意合的陈意映。
⑥但是,林觉民就要岛开这座大宅院,远赴疆场。死何足惧,真正割舍不下的是陈意映。可是,没有一个至爱的女人,林觉民的内心一定轻松许多;可是,没有一个至爱的女人,生活还值得喷出一腔的鲜血吗?“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就是在这一刻,历史无情地撕裂了这个男子
⑦广州起义时,林觉民的岳父陈元凯正在广州为官。得到林觉民被捕的消息,他急如星火地遣人送信。赶在官府的追杀令抵达福州之前,林家火速迁走。一个月后,陈意映早产;五个多月之后,武昌起义;又过了一个月,福州起义,福建革命政府宣告成立。革命的成功将归于众人共享,丧夫之痛却是由陈意映独吞。两年之后,这个女人还是被绵长不尽的思念噬穿、蛀空,抑郁而亡。
⑧武昌起义成功之后的半年,孙中山先生返回广州时途经福州,特地排出时间会见黄花岗烈士家属。至于陈意映是否参加,史料之中已经查不到记载。这个女人的踪迹此时已经淡出历史著作。她只能活在林觉民的《与妻书》之中。
(选自《辛亥年的抢声》有删改)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顶是

A.以林觉民为代表的一批风格独特的知识分子,既善辩敢言也崇尚行动,他们拿得起笔,还握得起枪,却往往被忽略。
B.林觉民既有一身侠骨,还有一副柔肠。他的婚姻虽然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婚后,与妻子陈意映情投意合。
C.陈意映没能出席孙中山先生接见黄花岗烈士家属的会面,她独自承受着丧夫之痛,在无止境的思念中香消玉殒。
D.篇首使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尖悦地批评了鲁、胡、徐、郭等知识分子的性格弱点,赞颂了林觉民的豪侠之气。

E.这篇文革既有散文家的真情,又有批评家的睿智,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穿梭自如,字里行间洋溢着智慧的警觉。
请谈谈第⑥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请很据文本,探析“她只能活在林觉民的《与妻书》 之中”这句话的涵义。( 6分)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梅汝璈 孤寂的大法袍
徐百柯
①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②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
③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
④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
⑤“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 
⑥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
⑦但梅汝璈注定书杏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⑧1946年3 月19 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
⑨当日,《中央日报》 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⑩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
(11)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12) 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 28 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 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 7 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 16 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 2 人。
(13) 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选自《民国风度》,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新中国成立后,梅汝璈对源自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感到陌生,但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改造自己,终成法学大家。
B.在东京举行的招待宴会上,梅汝璈接受了顾毓琇的宝剑,并立志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严惩战争罪犯,以告慰死难同胞的在天之灵。
C.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梅汝璈的渊博学识,后半部分侧重表现他的赤子情怀,既表达对梅汝璈的崇敬,也为他晚年的孤寂感到惋惜。
D.28名日本甲级战犯,2人病死狱中,1人因精神病终止审判,7人被判处绞刑,16人被处无期徒刑。翔实的数据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

E.文章既有概括式的叙述.也有具体生动的描写,使得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并且文章语言质朴无华,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请谈谈第⑤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请根据文本探析,“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这句话的涵义。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做题(4 分)
一百年来,汉语词汇发生了天翻地_(fù)的交化,不断涌现的大批新词新语,有的早已成为匆勿过客,有的仍在当今杜会生活中坚强存在。来自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的31 位学者,十分重视这些词语。由他们担任编审、116 名资料人员集体完成的《100年汉语新词新新语大辞典》,即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该辞典收录了从1912年到2011年诞生的新词新语约1.1万个,相当于为这些词语创建了一个档案库。
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l 分)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限15字以内)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在下面这副对联的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 2分)
上联:傲事     底气
下联:为人当存良心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7分)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学排行榜,人们褒贬不一,家长们困感更大,给孩子填志愿,到底该参考哪个排行榜呢?对此,专家指出,不管哪个排行榜都有局限性,也不排除中间有人为操纵的因素,人们可以参考,但是千万别过于较真。
你对大学排行榜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康德说:“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用;(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3月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