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成语“汗流浃背”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生命现象
A.遗传变异 | B.适应环境 | C.排出体内废物 | D.由小长大 |
下列语句中,描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
B.草盛豆苗稀 |
C.雨露滋润禾苗壮 |
D.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
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
A.甲→乙→丙→丁 |
B.丙→丁→甲→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
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D.人类可以建造比生物圈更好的家园 |
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请问玻片上实际写的字是
A.p | B.q | C.b | D.d |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x,物镜是8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20x,物镜是45x,那么第二次看到的结果是
A.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
B.细胞变小,数目减少 |
C.细胞变大,数目增多 |
D.细胞变小,数目增多 |
将植物的枝叶点燃后,燃烧的物质是
A.无机物 | B.无机盐 | C.矿物质 | D.有机物 |
如果我们将细胞比作汽车的话,发动机靠汽油为汽车提供动力,那么,动物细胞中,相当于发动机为细胞提供能量的转换器是
A.细胞质 | B.细胞核 | C.线粒体 | D.叶绿体 |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制的增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进行分裂 |
B.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变成两个,随后细胞质进行分裂 |
C.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完全一样 |
D.细胞分裂产生的每个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是一样的 |
如果用热水烫番茄,很容易从番茄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A.保护组织 | B.输导组织 | C.营养组织 | D.分生组织 |
如下图所示,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③→⑤ | B.①→②→③→④→⑤ |
C.⑤→①→③→④→② | D.②→①→④→③→⑤ |
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环境监测植物,在污染严重的地方找不到它们的身影,这是因为
A.苔藓是低等植物 |
B.叶薄,只有一层细胞,对有害气体敏感 |
C.一旦干燥便会死亡 |
D.根容易吸收有害物质 |
蕨类植物的植株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其主要原因是
A.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 |
B.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
C.大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
D.对有害气体反应不敏感 |
松树的松果与桃树上结的桃子最根本的区别是
A.松果不是果实,桃子是果实 |
B.松果蓬松,桃核坚硬 |
C.松果干燥,桃子果肉松软多汁 |
D.松果果皮坚硬,桃子果皮薄而柔软 |
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分别贮藏在
①胚 ②子叶 ③种皮 ④胚乳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为探究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的实验,据此实验推断能萌发的是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处理方法 |
放入10粒种子 |
放入10粒种子,加适量水 |
放入10粒种子,水浸没种子 |
放入10粒种子,加适量水 |
室温 |
室温 |
室温 |
低温 |
A.1号瓶 B.2号瓶 C.3号瓶 D.4号瓶
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 | B.分生区 | C.伸长 | D.成熟区 |
用肥沃的土壤浸出液培养幼苗,幼苗生长健壮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壤浸出液中有足够的水分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 |
B.土壤浸出液中溶解有机物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 |
C.土壤浸出液中溶解的多种无机盐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 |
D.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为植物生活提供养料 |
一个辣椒里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辣椒的一朵花内具有多个
A.胚珠 | B.雌蕊 | C.雄蕊 | D.子房 |
有一种裸子植物——巨杉,号称“世界爷”,在其原产地树高达100多米。根吸收的水分能够顺利到达其树冠顶端,其动力来自
A.根的吸收作用 | B.茎的输导作用 |
C.叶的蒸腾作用 | D.叶的光合作用 |
对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
D.动物的呼吸作用 |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
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叶片中 |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
C.只在根系中 | 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 |
呼吸对生物体的重要意义是
A.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
B.使人保持清醒状态 |
C.保证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
D.使组织细胞得到氧气 |
将种子胚的结构与其功能进行一一对应
胚根 A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 B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胚芽 C发育成根与茎相连的部分
子叶 D发育成根
将草履虫的生活与其相应结构一一对应
(1)收集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2)进行呼吸
(3)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进行运动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了相关调查后,绘制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植物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动物属于__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农民为了减少虫害,使用了不能被生物分解的杀虫剂,一段时间后,体内杀虫剂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
(3)农田生态系统同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一样,都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收获季节,农民收割完农作物后,该生态系统不能继续存在。收获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的秸秆,造成大气污染,针对这一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有关部门建议建造沼气池,利用秸秆产生沼气。那么,分解秸秆产生沼气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
(4)农田的土壤中穴居着很多蚯蚓,兴趣小组还观察到,大雨过后,蚯蚓常常钻出地面被踩死或碾死,令人痛心。蚯蚓是腐食性动物,以土壤中的枯枝烂叶为食,它们能松软土壤,有利于植物的根进行__________。
下图是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2)具有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__________。
(3)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细胞时,颜色最深的结构是[ ]__________,它含有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种红色的物质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内,这种结构是动物细胞没有的,除此之外,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也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下图是桃的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被子植物在产生后代的过程中经历了开花、传粉和__________的过程,桃花依靠昆虫进行传粉,与此方式相适应的花的特点有__________。
(2)桃花的雄蕊包括花丝和[ ]__________,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里面有__________。
(3)图甲中C是桃花的_________结构,将来发育成果实,它包被着的A将发育形成图乙中的[ ]__________,因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了探究“植物完成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首先,从一株阔叶植物上,剪下大体相同的两个枝条。将一个枝条插入A试管中,将另一个枝条上的叶片全部剪去,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后插入B试管中。在两个相同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在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在两个试管上,扎紧塑料袋口。(见下图)
将上述A、B两套装置同时放在有阳光、温暖的相同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
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A、B两个装置起到__________作用?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
(2)预测数小时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植物体中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是__________,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______控制其开合的。
(4)一株植物的蒸腾作用不足为奇,但森林的作用则不可估量。请写出森林在生物圈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将甲、乙、丙这三片叶取下,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变色情况,来检验是否生成有机物(淀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
(3)若实验成功,则用清水漂洗叶片、滴加碘液后,可以看到甲、乙、丙三片叶的①②③④四个部分颜色变蓝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
(4)比较叶片甲①②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比较叶片乙和__________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5)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可以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