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二)
把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深邃(suǐ suì) 摇曳(yè zhuì) 桅杆(wěi wéi)
北纬(wěi wèi) 贮仓(zhù chǔ) 粤东(yuè ào)
下面各组词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磨练——意志 珍惜——粮食 坚持——真理 拔高——效率
B 改进——方法 改善——生活 改正——缺点 改变——面貌
C 发扬——传统 精致——生活 发生——冲突 大战——生产
D 感情——深厚 爱戴——老人 声音——低沉 爱护——儿童
请画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百练成钢( ) 坎坎而谈( ) 舍本遂末( )
标新立异( ) 独出新裁( ) 千钩一发( )
不知所错() 精兵减政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她一生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但她还是 、(填写成语)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赞扬她:“ ”。像这样的中国科家有: 、 、 、 。
成语中的“三”有的表示多,有的表示少,下面请按“多”与“少”分类。①三杯五盏②三番五次③三思而行④一日三秋⑤三言两语⑥三年五载
表示多: 表示少:
小学即将毕业,你马上就要离开母校了,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请你为母校设计一条宣传语,宣扬学校的特色。(不要超过20字,要有个性) 。
按要求写句子。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是但是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2)用上“兴致勃勃”写一个反映你周末生活的句子。
(3)写一个句子,同时用上“同心协力”“出色”两个词。
(4)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缩写 )
(5)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6)我们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这样我们的健康和疾病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
(1)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那么这个头盖骨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递进( )
(2)“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时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名( )
(3)《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名作之一。( )
(4)《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作者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写的。( )
(5)“模糊(mó)、似乎(sì)、转身(zhuàn)、分量(fèng)”这几组多音字的注音没一个错的。 ( )
口语交际
小小新闻发布会: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向大家发布一下,并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闻:
评价:
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
(3)文中的“泰山”和“鸿毛”各比喻什么?
(4)文中司马迁的话是什么意思?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
(5)概括写出这段话的大意。 。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春节前的一个早晨,我提着装满书册的书包,沉甸甸的,刚走到车站旁,一辆(蓝,篮)色的漂亮的公共汽车到站停住。我跨上车,只觉得后面有人把我的包(托,拖)了一下,回头看时,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我谢谢她,她笑笑,没应声。快到下一个停车站时,却听得她响亮地报着站名,还请要下车的乘客提早准备,注意随身携带的东西。我怀疑了,就问她:“你是售票员吗?”
(2)她一摇头。轻声回答:“不,我是一○八中学的学生。”
(3)我更怀疑了,眼睛直直地(钉,盯)着她……
(4)旁边坐着个(戴,带)眼镜的教师,他似乎了解的,用表扬的口吻说:“三好学生嘛!春节期间公共汽车乘客拥挤,售票员忙不过来,他们自己组织分批轮班上各条路线去服务。”说完又补充一句。“咳,怎不叫人看了心里甜?”
(5)我要下车了,姑娘不由分说替我提了包,自己先跳下去,把包递给了我,随后帮着售票员(捡,检)票,帮着怀抱婴儿的母亲下车,又帮着老大爷带着小孙子上车,等到乘客全部上车完毕,她最后一个又上了车……
(6)我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7)我转身进了胡同。没走多远,便望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挽着袖子,卷着裤腿,兴高采烈地在大扫除。他们把200米长的胡同打扫得一干二净,胡同面貌焕然一新。几个年龄较大的,还在给军属、烈属家扫院子,擦门窗,洗刷墙壁,运垃圾……干得干净利落。我望着他们笑。他们(察,擦)着流汗的脸,也笑了。我几乎要大喊出来了:“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8)我穿出胡同,又遇到二三十个生气勃勃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小旗,站在街头宣传“讲文明,讲卫生”。他们用扬声筒起劲地说着、唱着。我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凝神地望着他们,直到耳边响起报时的钟声,才快步向前走去。走了不远回头望了他们一眼,只见在阳光照耀下的这支小分队正在热烈地挥动彩旗,响亮地呼着口号,还唱着“讲卫生,最光荣”的歌。这时,我觉得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沉了,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据词定字(在文中打√)。
(2)用‖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这篇文章记叙了春节前的一个早晨,作者亲眼看到的几件中小学生( )的事,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 )的优秀品质。
(4)“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这样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觉得沉了。”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