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 B.地形 |
C.市场 | D.水源 |
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
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 |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
读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判断Ⅱ阶段城市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
A.交通问题得以改 | B.城市发展规模扩大 |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
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
B.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
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
A.仓储物流中心 | B.高档住宅小区 |
C.中心商务区 | D.休闲度假村 |
下图为某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格局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的情况比较严重 |
B.东部经济地带为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 |
C.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
D.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
城市化严重超前产生的问题包括( )
A.城市发展逆城市化,市中心空洞化 |
B.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 |
C.劳动力不足 |
D.绿地增多,城市环境有很大改善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率由当初的17.92%增长到2013年的53.73%,其中包括常住城市的约2亿农民工。2014年初,国家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发展理念。据此回答各题。
我国目前城市化现状是( )
A.水平高,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速度快,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
C.水平低,加速农民工市民化步伐 |
D.速度慢,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
目前我国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A.完善区域城市体系 | B.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
C.提高三次产业比重 | D.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
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其目的是(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
B.提高公共汽(电)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
C.抑制私人出租车的发展 |
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
下列关于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化的发展应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②较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具有起步晚、水平低、常出现与其经济发展不符的城市化现象的特点
③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均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城市化过程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大
⑤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
A.①②④ | B.①②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④ |
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2~2007年,我国
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 | B.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 |
C.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 | D.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 |
图示信息显示,1982~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附:2010年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图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材料三 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证会现场,如下图: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_____,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A→C阶段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劳动力向____________产业转移,____________不断扩大。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______(上风或下风)方向的郊外。
(5)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
(6)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①在城市交通中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 ;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 。
②在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③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A.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 | B.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 |
C.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 | D.甲市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 |
(7)根据材料三,点评自行车族和有车族的观点,并就如何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型城镇化,要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内涵和本质,更加紧迫地把实现人口的城镇化作为主要任务,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我国城镇化的一种新趋势。
豫北某村原有村民680人,耕地970亩,主要种植蔬菜和粮食。目前,村内建有工业园,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村内户户通天然气、互联网,有学校、医院、敬老院、超市、宾馆等设施。该村规划人口规模6万至10万,让村民享受到城市的生活。
(1)概括城镇化过程中该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
(2)简述就地城镇化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