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宗法制的消解 | B.分封制的崩溃 | C.郡县制的瓦解 | D.丞相制的废除 |
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 ②秦兵马俑 ③隋大运河 ④清文字狱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某学生在研究浙江地方史时收集到含有“江浙行省”文字的资料。你认为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
A.唐朝 | B.南宋 | C.元朝 | D.明朝 |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商周的制度区别很大 | B.夏商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
C.商朝的政治制度源于周代 | D.商周的制度有继承关系 |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世袭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
C.井田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 D.君主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
周初分封制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但后期却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 B.生产关系的发展 |
C.诸侯争权夺利 | D.井田制的破坏 |
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 |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
汉武帝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较秦始皇统治时期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 ②形成“中朝”“外朝”体制
③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 ④确定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唐代张三及第后,在中央负责政令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的工作,当时他应该任职于
A.中书省 | B.门下省 | C.尚书省 | D.行中书省 |
关于明清时期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以辅助丞相 B明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决策机构
C 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D清初时与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存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
①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不能参与决策
②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
③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④设平章政事,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 |
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法国称帝国,这一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
A.阶级基础 | B.国家政体 | C.内外政策 | D.与人民的关系 |
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在古代雅典,有一种刻着人名的陶片,这种陶片的作用是
A.纪念雅典著名的执政官 | B.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 |
C.以民主方式推选官员 | D.执政官用之排除异己 |
罗马成文法的出现是
A.奴隶反对奴隶主的结果 | B.平民反对贵族的结果 |
C.罗马版图扩张的结果 | D.奴隶主的自觉行为 |
对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起了直接作用的国君是
A.屋大维 | B.哈德良 | C.狄奥多西二世 | D.查世丁尼 |
下列事件发生后,使得中国在政治文明的演进中明显落后于英国。这个事件应该是
A.启蒙运动 | B.新航路的开辟 | C.工业革命 | D.《权利法案》的颁布 |
对1875的宪法中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
B.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
C.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 |
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礼仪性的 | B.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
C.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 | 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
A.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 | B.遭到洛克等思想家的反对 |
C.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 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
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 | 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 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
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①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 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
③政体的实质不同 ④均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 | B.法国总统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不可 |
C.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札共1160件,共3391件事。明太祖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事情一一处理好。
材料二:(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编、检、讲读之官(指编修、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至嘉靖以后,等怙宠行私,上窃朝廷之权,下侵六曹之职,怨毒盈于天下,而祸败随之。盖阁臣之外重势而蒙恶声至此而极。 ——叶向高《纶扉奏稿》卷10《乞休第十一疏》
材料四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钱穆《国史大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送到皇宫的奏章如此之多,主要是因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作了什么改革?什么人协助明太祖处理如此之多的奏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殿阁大学士的职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3)有人认为严嵩、张居正等专权说明当时君主专制制度己严重削弱,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的看法。(6分)
(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万民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
材料四:“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都不能被剥夺。”
——法国1789年制定的《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请举例说明。(8分)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马法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欧美各国的立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18分)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完成:
(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 (4分)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 (8分)
(3)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 (2分)
(4)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