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化学模拟测试卷提升版【人教版】1
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
B.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
C.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都位于长周期 |
D.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
第I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原子半径 | B.电子层数 | C.核外电子数 | D.最外层电子数 |
【原创】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Z |
W |
X |
Y |
|
Q |
A.Y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B.原子半径:X > Q >W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 Q
D.元素Q和Z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下列物质中,从化学键的角度看,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这种物质是
A.NaOH | B.CH4 | C.SO2 | D.H2O |
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
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
【改编】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是
A.CaCl2 | B.C2H4 | C.N2 | D.Na202 |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下列因素对产生H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Cl-的浓度 | B.镁条的表面积 | C.溶液的温度 | D.H+的浓度 |
【改编】关于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B.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
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100% |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可逆反应2NO(g)+Br2(g)2NOBr(g)中,Br2的物 质的量n(Br2)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n(Br2)/mol |
0.080 |
0.075 |
0.072 |
0.070 |
0.070 |
0.070 |
根据表中数据,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是
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铁制自来水管与下列材料作成的自来水龙头连接,自来水管锈蚀最快的是
A.铁水龙头 | B.铜水龙头 | C.塑料水龙头 | D.陶瓷水龙头 |
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正极 |
负极 |
电解质溶液 |
A |
Zn |
Cu |
CuCl2 |
B |
Zn |
Cu |
ZnCl2 |
C |
Cu |
Zn |
CuSO4 |
D |
Cu |
Zn |
ZnSO4 |
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如下图的表示方法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
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都为氢元素的一种核素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可分别用符号H、D、T表示
【改编】已知R2-有b个中子,核外有a个电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R | B.R | C.R | D.R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X、Y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
B.W、Y、Z三种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 Z>W>Y |
C.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3 |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Y>rW>rX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B.N2的结构式:N≡N |
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
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改编】已知X,Y,Z,W, Q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某种原子中没有中子,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盐,Z比Q少4个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W与Q相邻,Q是同周期中半径最小的原子。
(1)W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2)X、Y、Q可组成一种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4:1: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
(3)X与Y所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为 ,它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沸点高的原因是 。
(4)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化合物XQ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原创】某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原电池的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使用镁片和铝片,可选用的溶液有2mol/L的硫酸,2mol/L的氢氧化钠,和10.0 mol/L的浓硝酸。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装置。
(1)甲中_____________做负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乙中__________做负极,丙中______做正极。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如果甲和乙同学都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活动性更强。(填元素符号)。
(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的结论( )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
B.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经过时,没有使用价值 |
C.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强 |
D.实验说明化学研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某同学设计实验以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Ⅰ:根据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探究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已知A装置的烧瓶里装有大理石,分液漏斗里装有稀HNO3,B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装置C中装有Na2SiO3溶液,试回答: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推知,碳酸、硝酸、硅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由此得出碳、硅、氮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____。
实验Ⅱ:已知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可产生氯气,利用该装置探究氯和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元素的同位素,它的氯化物XCl2 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
(1)Z值和A值;
(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写出XCl2的电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