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备考总动员初二历史模拟基础】1
【改编】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解放战争的胜利 |
C.新中国的成立 | D.抗美援朝的胜利 |
【原创】某班在学习《土地改革》一课时,老师让同学们就土地改革的原因进行小组探究,下面是各小组的发言,其中错误的是( )
甲: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地区都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乙: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丙:土地改革以前,广大农民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丁: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
A.1949年9月 | B.1950年 | C.1952年 | D.1954年 |
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议案》 |
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是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所扮演的应该是:( )
A.黄继光 | B.邱少云 |
C.王进喜 | D.罗盛教 |
《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请判断以下哪项运动体现了这一思想
A.土地改革 | B.大跃进运动 |
C.三大改造 | D.文化大革命 |
【原创】2014年国庆节来临之际某中学开展学党史、庆国庆活动,小明同学罗列党历史的主要口号,其中反应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特征的是( )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C.“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
D.“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是因为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C.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 | D.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 像(见下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作为在改革开放中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
A.上海 | B.珠海 | C.深圳 | D.厦门 |
通过以下表格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二大以来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
词语 |
十二大 |
十三大 |
十四大 |
十五大 |
十六大 |
十七大 |
平均出现次数 |
阶级斗争 |
13 |
4 |
4 |
1 |
0 |
1 |
3.8次 |
发展 |
106 |
176 |
163 |
186 |
239 |
307 |
196 |
建设 |
142 |
119 |
174 |
142 |
157 |
192 |
154 |
A. 阶级斗争 B. 民族斗争
C. 经济建设 D.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下图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政治制度是( )
我国省级自治区一览表
自治区 |
成立时间 |
首府 |
内蒙古自治区 |
1947年5月 |
呼和浩特 |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
1955年10月 |
乌鲁木齐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1958年3月 |
南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1958年10月 |
银川 |
西藏自治区 |
1965年9月 |
拉萨 |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2.4亿元,将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建设和谐社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 B.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
C.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B.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交织 |
据下列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
A.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
B.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
请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 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记忆。下列四组关键词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县委书记好榜样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浮夸风 |
C.“红旗”轿车、“三面红旗”、“铁人” |
D.“两弹元勋”、“走资派”“红卫兵” |
【原创】2014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65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下面是某校“新中国65周年”主题研讨,请你参加:
【以图说史】
材料一 主题研讨会上,展出了如下图片:
(1)图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具有怎样的重要历史意义?
【以史论史】
材料二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2)指出“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具体指的是什么?同时列举出中国共产党在所做出的努力与探索。
【历史感悟】
(3)新中国成立65周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对此你有何感悟。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权巩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 请回答歌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目的是什么?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英勇牺牲的“中华好儿女”是谁?
【探索前进】《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大地上的流行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请分别回答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同时我国党和政府所犯的“左”的错误在生产领域里的表现及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科技强军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各一例。
【日渐强盛】著名歌星孙楠在《五星红旗》中唱到:“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3)请回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在祖国统一事业中所取得的让中华儿女骄傲、自豪和欢呼的事件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具体事例各一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是指什么?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65年的峥嵘岁月,65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工业增加值 |
粮食产量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42亿元 |
1607亿元 |
30477万吨 |
343元 |
2007年 |
246619亿元 |
107367亿元 |
50150万吨 |
13786元 |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2分)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3分)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 动?(4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