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合乎时宜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是改革开展的必要条件
③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阻力;    
④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主要打击了

A.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上海租界拜访好友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埃及阿里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B.都因西方列强入侵而出现社会危机
C.都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都确立了立宪制政治体制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

A.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B.方式:组建团体、出版刊物、武装斗争
C.支持者:开明地主士绅和爱国知识分子
D.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外交往是一种文明交流的行为。下列文明成果受到对外交往影响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免役法         ③保甲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不同点的是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海军
C.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D.发展新式教育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
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材料反映出李鸿章

A.已转化为维新派代表人物 B.主张废除三省六部
C.已经与慈禧太后分道扬镳 D.主张进行社会改革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梭伦有诗云:“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使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梭伦改革在当时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缓和了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 B.维护了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
C.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主要说明日本

A.鼓吹军国主义 B.积极对外扩张
C.宣扬武士道精神 D.实行征兵制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

A.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B.都建立起了民主的政治制度
C.都对本国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旧染污俗’代表了历史沉积中的丑陋一面……而革新政治又是与风气的改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体现了这一点的有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上述材料体现的土地制度是(   )。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封建土地所有制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下了多项第一:物价改革、住房改革、股份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公司税率仅仅为15﹪,而在中国其他地方,企业税率高达55﹪。内地外资企业税率也仅为33﹪,赢利后两年中减税50﹪。上述材料表明深圳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位置优越 B.经济基础好 C.国家政策优惠 D.科技发达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旨意与此相似的是

A.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B.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C.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D.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①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
②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③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④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因为赎买了士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B.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一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
——马克思《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问题》
【材料二】“黑船开国”开启了明治维新的大门,奠定了日本走向强国的基础。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在日本面临从未有过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且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日本以一连串的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等,推倒了腐朽的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以此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
【材料三】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
——摘编自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的异同。
(2)有史学家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是避免革命的改革。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为避免革命而通过的改革方案是什么?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成分”体现在明治维新哪些变法措施上?战争往往引发社会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改革的成效。试举出中国古代、近代改革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危机,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材料三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中哪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什么材料二中商鞅却因变法而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顿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的后来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的不同视角。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认识分歧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来源:2015年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冲刺】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