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中世纪西欧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赏赐给贵族,贵族再分割采邑封给自己的附庸,层层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级。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的

A.中央集权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封建制度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唐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城市越来越进步,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 B.南方手工业大大发展
C.南方交通发展超越北方 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皇帝不专制,文人言论自由,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盛,人民富足的时代。”这可能是对下列哪个时代的描述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理解,不正确的是

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

A.白银大量流入是造成中国地价与米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B.康乾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粮价上升的直接因素
C.鸦片战争后的地价与粮价呈同态上升趋势
D.太平天国运动是粮价升高地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苏联到俄罗斯一直存在对华汉语广播,中国人对其称呼经历了“敌人之声”、“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的变化过程。这三种称呼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 “敌人之声”
B.“敌人之声”、“兄弟之声”、 “伙伴之声”
C.“伙伴之声” 、“兄弟之声”、“敌人之声”
D.“兄弟之声”、“敌人之声”、“伙伴之声”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话:他以超乎寻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此人可能是:

A.哥白尼 B.牛顿 C.达尔文 D.普朗克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政治派别的林立 B.阶级关系的复杂 C.思想主张的多样 D.经济利益的冲突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类似,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积极之处主要表现在

A.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权力的制约平衡 B.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C.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 D.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分配问题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的重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等不但有中国参加,而且占据重要地位,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D.冷战局面的形成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8分)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摘自贾秀堂《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
材料二: 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材料三: 1950年~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粗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
——据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整理
请回答:
(1)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材料一、二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的因素有哪些?(8分)
(4)你如何看待离婚问题。(6分)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在过去300年里,经济现代化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下表均摘自《2005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述了经济现代化的六次浪潮。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经济现代化首先从哪国开始?(2分)试从政治、经济、科学及思想四个方面论述第一次经济现代化浪潮首先发生在该国的原因。(8分)
(2)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2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6分)
(3)中国经济现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起步的基本原因有哪些?(6分)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