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下学期结课质量调查化学试卷
化学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有利也有弊 |
B.合理使用加碘盐有利于碘缺乏症病人健康 |
C.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对人体无害 |
D.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
如图是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其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
C.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 | D.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 |
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
C.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
D.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它化肥区分的是
A.硝酸钾 | B.碳酸钾 | C.硫酸铵 | D.磷矿粉 |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复合肥料:硝酸钾、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铵 |
B.合成材料:塑料、天然橡胶、合成纤维 |
C.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
D.碱类:纯碱、烧碱、熟石灰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
B.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
C.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中,SO2等污染物较少 |
D.天然气灶具若燃烧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燃烧时应增大进空气量 |
在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物质是
A.BaCl2 | B.AgNO3 | C.Na2SO4 | D.Na2CO3 |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A.铝和硫酸铜溶液 | B.硫酸和烧碱溶液 |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 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
为确认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滴加的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所用试剂及判断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实验方案 |
使用的试剂 |
判断的方法 |
A |
铁粉 |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B |
pH试纸 |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C |
硝酸银溶液 |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D |
紫色石蕊溶液 |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
B.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C.某饱和溶液不能溶解某相应的溶质,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 |
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 |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
B |
鉴别NaNO2溶液和NaCl溶液 |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
C |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鉴别NaCl溶液、Na2SO4溶液和(NH4)2SO4溶液 |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观察现象 |
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 |
B.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
C.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
D.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FeCl2 |
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可以为盐 |
B.乙只能是氧化物或酸 |
C.丙只能是金属单质、盐或碱 |
D.其中一个反应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
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1 |
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w)克 |
C.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克 |
D.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克 |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调味品是 ;
(2)铅蓄电池中含有的一种酸 ;
(3)草木灰是一种钾肥,其主要成分是 ;
(4)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 ;
(5)淀粉等糖类物质在人们内水解变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身边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为了健康,我们要均衡摄入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 等六大营养素,青少年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是因为缺 元素(写元素符号);
(2)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可以用 方法;
(3)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填“食醋”或“食盐水”);
(4)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常用加热的方法封口,这种封口方法利用的是塑料的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5)当森林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原理是 ;
(6)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写出溶质化学式)。
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
A.潮汐能 | B.太阳能 | C.风能 | D.石油 |
(3)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压减化石燃料 ②控制车辆使用 ③减少户外活动
④加强城市绿化 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4)页岩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中常含有剧毒的H2S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H2S形成的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SO2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2)碳酸氢钠和稀盐酸混合:
(3)纯碱溶液与熟石灰的反应:
已知A~G七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课本中出现过的化合物,其中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为常见的单质。各物质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如下图所示)。
(1)上述I溶液中的溶质有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在①~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的方程式是 ;
写出在①~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方程式是 。
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④的名称是: 。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写化学式),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 (写化学式)。
(5)实验室有一瓶久罝的氢氧化钠,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经测定该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前纯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整数).
已知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NH4Cl、Na2SO4、NH4NO3、CuO,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A溶液的pH_______7。
(2)沉淀D的化学式为 。
(3)一定有的物质是 。
(4)该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是 ,(写化学式)要进一步推理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可用溶液E再实验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未知成分溶液E少许,加入 溶液, |
|
(用化学式表示) |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
A.研钵 | B.量筒 | C.烧杯 | D.试管 |
(2)完成该实验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有明显错误 (填字母序号)。
(3)操作⑤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等措施。
(4)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
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5)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除去泥沙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两种)注:反应中所加试剂均过量
①白色沉淀含有物质的化学式为 ;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③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两个实验:CuSO4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BaCl2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将两实验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
(1)写出废液混合后使滤液变无色时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pH试纸测定滤液的 pH=7。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 ;猜想Ⅱ ;猜想Ⅲ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纯碱溶液,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Ⅱ不成立 |
实验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写溶质的化学式),振荡.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Ⅲ成立 |
【交流拓展】要使蓝色溶液变成无色,还可以用不同于上述原理的方法,即在蓝色溶液中加入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SO2。用NaOH溶液吸收100L已除去CO2的空气样品,溶液质量增加了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为1.3g/L,求:
(1)被吸收的SO2的质量.
(2)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
(3)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