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胚细胞中有线粒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
B.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经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能承担生命活动 |
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只要有液泡就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D.叶绿体中的能量转变是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
黑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小而薄,小王同学利用黑藻进行下列生物学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 |
A |
观察叶绿体 |
蒸馏水 |
B |
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1%的NaHCO3溶液 |
C |
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
30%蔗糖溶液、清水 |
D |
提取叶绿体色素 |
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 |
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由此能得出的推论是( )
A.“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 |
B.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
C.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D.蚂蚁能长期控制巢内真菌寄生物是共同(协同)进化的结果 |
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则①内溶液的浓度高于②内溶液的浓度 |
B.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Na+ |
C.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4 |
D.图丁中的①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②③④⑤具有不同的结构 |
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
B.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感和尿液减少 |
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 |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
如图是蛋白质合成时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情形,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RNA上结合氨基酸分子的部位为甲端 |
B.图中戊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表示氢键 |
C.与此tRNA反密码子配对之密码子为UCG |
D.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核糖体沿着mRNA由丙到丁移动 |
(8分)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下表。
(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__75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IV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 ,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14分,每空2分)人类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所示,正常及易位后的7号、9号染色体分别用A、A+、B、B-表示),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并未发生变化,第9号染色体上的R片段异常会造成流产、痴呆等疾病。若个体的体细胞中有三份R片段,表现为痴呆病;若只有一份R片段,则导致早期胚胎流产。乙图表示因发生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的系谱图,已知I—2、II—4均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请据图回答。
(1)染色体易位能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 ,从而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妊娠期间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 (能/不能)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的胎儿细胞。
(2)乙图中,个体II—4产生的配子中,7和9号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 种,个体Ⅲ—6的7和9号的染色体组合为 。
(3)若Ⅲ—8为存活个体,则其为第7和第9号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 。
(4)已知7号染色体上有一基因M,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对应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为AUG。正常情况下,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 链中。若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G,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变为 。
细叶桉(喜光耐旱的高大乔木)和蛤蒌(常生长在树林中半阴处)均为湛江地区常见的植物。图甲为这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细叶桉的是曲线 。
(2)当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3)若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突然从d变为b,则A植物叶肉细胞中的C3将 。
(4)某科研人员研究了细叶桉凋落叶对蛤蒌幼苗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图乙。研究结果表明:在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时,主要影响了蛤蒌幼苗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速率,依据是 ;在凋落叶含量为90(g/kg土壤)时,由于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蛤蒌幼苗对 的利用下降。
(5)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细叶桉对当地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蛤蒌幼苗的影响相同。若在湛江不加限制地大面积种植细叶桉,可能会影响湛江当地生态系统的 。有人提出,可在细叶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细叶桉人工林群落中物种的 。
下列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二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1)写出图一中存在的食物链(网): 。
(2)图一中B和D之间的信息传递种类可能有 。
(3)已知在某一阶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图一中生物C的灭绝:
①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才逐渐趋于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 。
②请用箭头和文字(字母)表示此时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途径(生物的呼吸耗能不做要求) 。
(4)若该生态系统用a表示,由图二可知,对生态系统a和另一个生态系统b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 b。
(5)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 反馈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
分)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如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丙同学的错误是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 、 、 。
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原因是 。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二倍体月季,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得到一些二倍体植株。可能的原因是 。对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得到的幼胚,用0.2%—0.4%的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了许多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植株。其中,两对性状均为显性的基因型是 。
下面是有关胚胎工程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胚胎工程是对动物 或 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胚胎工程任何一项技术获得的胚胎,还需通过 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2)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 、 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若要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能,可给供体注射 ,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3)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 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4)胚胎干细胞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它除了能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外,还可以从 获得。胚胎干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 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