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合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仙”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而“诗圣”杜甫的诗风则凝重、沉郁,这是因为

A.两人性情不同,李白个性张扬、杜甫性格忧郁
B.李白出身于家境殷实的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李白得到唐玄宗的欣赏,意气风发;而杜甫不受重视,落落寡欢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有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④ D.①③④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中后期我国翻译西方书籍新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魏源等人的倡导 B.“中体西用”思想付诸实践
C.新式学堂的开设 D.早期维新派的宣传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5年,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主要对象的刊物,发刊词写道“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这一思变、求变,籍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当时的

A.经济组织 B.军事技术 C.思想观念 D.教育制度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严复最初在中国介绍、传播进化论,“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当头棒喝”表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开始兴起
B.“绝大的刺激”反映了“中体西用”观念得到广泛认可
C.“思想像野火一样”反映了民主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进化伦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在1872年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中国以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研究课题,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袁隆平培育的灿型杂交水稻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材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
C.争取人身自由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 B.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   D.适应了殖民扩张要求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科学理论是

A.生物进化论 B.经典力学体系
C.电磁学理论 D.量子理论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普朗克曾于1913年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联系过。这是因为爱因斯坦认定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B.捍卫人类和平与正义是科学家的必需价值观
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通史》(钱乘旦、许洁明合著)记述:“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民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A.宣传发展了人文主义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D.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发展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
C.《老人与海》 D.《约翰·克利斯朵夫》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二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材料三 (下图漫画)“如果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的话,你会帮助谁?”对这一问题,网上的观点不尽相同。有网友戏称:“俺会帮孔子吧,因为孔子弱。”“帮老子,老子天下第一的嘛。”“我是路过打酱油的,不关我事。”等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基本主张,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主张的提出,在当时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
(2)据材料二指出李贽的基本主张,,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3)读材料三,“如果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的话”,你会选择帮助谁呢?谈谈你的理由。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 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三 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2)透过材料二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举一例能佐证材料三观点的史实。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恩格斯关于18世纪后半期西方社会状况的表述:“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彼特拉克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
(3)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早期西方美术界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的发展对改变世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折射着世界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三幅图片(图一:牛顿。图二:爱因斯坦。图三:人民日报——号外“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李约瑟这段言论的理解。
(2)据材料二,指出图二与图一科学家的物理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并扼要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理解科学是如何“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的?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指导政治社会改革总是困难的,尤其是当改革牵涉到统治者本民族切身利益时,其难度及危险更是足以吓退大多数改革者。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北魏孝文帝改革确是历史上罕见的事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其改革的重点转向民族政策。孝文帝是没有民族成见的皇帝,他曾说:“皇帝经常犯的毛病在于不能处心公平、诚意待人。如能做到这两点,则胡、越之人都可以做兄弟。”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扼要概述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阐释改革后鲜卑族在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的民族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推进民族政策改革的重大意义。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为信条,锐意变法,但终因众多的因素而致失败,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面对严峻的形势,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官僚集团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在1068年底前后,王安石与司马光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二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曾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
——司马光《与吕公著书》
材料三 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与司马光各自的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光是如何评价王安石的?
(3)据材料三,评论朱熹的观点。

来源:2010—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