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在当时(见下图)的中国存在的文化现象是(   )

A.道教出现 B.儒学兴起
C.罢黜百家 D.理学诞生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对以下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陈寿的作品于明清成为“四大奇书”之一
B.此时鲜卑拓拔部改国号为魏,定都平城
C.汉武帝时期的海上交通线促进文化交流
D.儒家文化是东北亚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   )

A.东周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司马光谈到“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这里的“言事官”是指(   )

A.丞相 B.监察官
C.内阁首辅 D.军机大臣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幅作品能更准确地反映中日甲午战争前夕的历史瞬间(   )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   )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
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

 
款项数目
总额
清政府
210项
18亿银元:为赔款借款占61%;实业借款占28.7%
北洋政府
633项
15.56亿银元:军政借款占64.4%;实业、教育借款占35.5%
国民政府
108项
28亿银元:军政借款占86.77%;实业、教育借款约占8.26%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     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     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

A.不结盟原则 B.睦邻友好原则
C.“一国两制”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面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①完成国家工业化      ②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图(“15、16世纪欧洲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

A.合成橡胶已投入生产 B.支持着哥伦布的探险
C.启蒙运动正走向高潮 D.《英雄交响曲》问世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享有“宪法试验场”之称。从1789年到1870年的81年间制定过11部宪法,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有(    )
①《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法国第一部宪法
②1791年宪法规定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③“宪法试验”是近代法国政治动荡的表现
④直至第11部宪法法国的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英国
B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万法军。
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C
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D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
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记录着人们为了生存发展进行的不间断的努力。依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历代王朝统治核心区域的变化”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迁移”有何不同,并归纳出影响核心区域变化的因素。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跃入世人的眼球而一发不可收拾……直至《1763年公告》的发布,英国最终打败法国,近代英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
——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2)在下列词中任选4个,运用这4个词对“英国的崛起”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选词准确、阐释清晰

无敌舰队
亨利八世
清教
光荣革命
大宪章
拿破仑战争
牛顿
新模范军
克伦威尔
天主教
工业革命
权利法案
鸦片战争
莱布尼茨

 
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20世纪50、60年代,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工业迅猛发展与公害泛滥的年代,至今被称为“世界八大污染事件”中的六件发生于此时期的美国、日本以及英国。
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世界上133个国家代表出席。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行动计划》,中国政府派出40人的代表团参加。1979年9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性原则并被广泛接受;1996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九五”期间全国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2014年9月召开联合国气候峰会,众多发展中国家代表提出历史上的欧美国家通过基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发展模式已不应再被模仿。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益的基础上,提出遵循公平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关于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正当日本帝国主义准备好了举行对于中国新的大规模的进攻,我有五千余年光荣历史的中华民族处在空前未有的危急存亡地位的时候,我民族革命战争的急先锋,第一、第二和第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境内会合了,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1936年10月10日《中央为庆祝红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对“新阶段”的理解。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6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西半部已一去而永不复返,东半部却仿佛是一家营业中的商行,商人们经由海陆两路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从事着远距离的高档奢侈品贸易。一心要恢复罗马的辉煌的查士丁尼高喊着“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他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律文件、补充新法还附加学习指南,企图保持与此前罗马帝国的连续性。这里俨然成为了希腊——罗马文明的堡垒,持续达多个世纪,其保留的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冲破中世纪的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
结合所学,概述查士丁尼重新汇编法律的原因及影响。

来源:201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