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在于

A.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B.防止苏俄力量向西扩张
C.防止德国布尔什维克化 D.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②德国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建立国联,但国联成立后被英法操纵,这一史实说明

A.英法仍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B.美国无意操纵国联
C.美国还不具备称霸世界的综合国力 D.美国把注意力转向太平洋地区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西斯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中,它与正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不同体现在
①实行一党专政 ②抛弃了议会民主制 ③对外争夺殖民地 ④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曾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禁向日本出口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其直接原因是

A.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B.日本宣布退出国联
C.日本向东南亚扩张势力 D.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包括
①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得到缓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B.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8月,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对身边的记者说:“人民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其中第二个“战争”指

A.苏联对日作战 B.美国进攻日本本土
C.美苏之间的对抗 D.苏联战后的重建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生产关系改革的角度看,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

A.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 B.采取现代科技对国民经济进行改造
C.确立贸易立国思想,扩大进出口贸易 D.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除外)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模式的弊端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B.稳定社会主义政局的需要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南斯拉夫改革的影响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美国对外战略重大调整

A.标志着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C.表明美国的扩张重点在亚洲 D.表明美国由战略收缩转向战略进攻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峰会在中国南宁举行。东盟重要成员国新加坡经济发展极具本国特色。其经济腾飞的原因有
①抓住机遇,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 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依据国情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④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列对这种经济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度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 B.阻碍了苏联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
C.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D.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指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一思想体现在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现农业集体化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春,苏俄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以下符合该条约的选项是
①反映了俄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②使苏俄失去大片领土 ③使苏俄退出大战,从而赢得巩固政权的时间 ④是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前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其原因是
①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   ②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
③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④苏联推行中立自保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 B.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次世界大战仅相隔25年时间,尽管一战后战胜国为了避免战争采取了一些举措,但新的大战还是再次重演,从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①战后建立的维和机制应全面、有效,防止流于形式 ②各国人民对于法西斯的欺骗宣传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③大国面对战争的威胁应行动起来,履行自己的义务 ④战后对于战败国要给予严惩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A.20世纪40年代中期 B.20世纪30年代初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比1913年增长7%,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2%.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时期的农业政策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了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

A.根治水患 B.耗费国家财富
C.缓解失业问题 D.制造繁荣假象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说:“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这表明戴高乐主张

A.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以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C.废除私有制,实现国有化 D.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2年10月28日,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用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苏联以上态度表明

A.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 B.苏联暂时放弃争霸世界的政策
C.苏联将重点转移到进行民用工业建筑上 D.苏联决定同美国合作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布拉格之春”的出现和结束表明
①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不符合时代需求 ②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苏联的经济模式已成为东欧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④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④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60年代直到80年代未,韩国通过实施六个五年计划和分阶段对外经济贸易战略,一直保持了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势头……韩国的对外贸易一支保持了出口导向的特征,大进大出,1986年以前进口超过出口,且经常项目有逆差。1987—1989年出口……增长迅速,由贸易收支和经济收支转为顺差。
材料二    80年代末以来,当人们还沉浸于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韩国经济奇迹时,韩国的经济、贸易形势却发生逆转……韩国已不再被列入亚洲“四小龙”行列,取而代之的是名不见经传的文莱.
——以上材料均摘自《国际贸易研究》1994年第4期 
材料三  昔日亚洲“四小虎”之一的泰国,其经济曾经被称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经济,一夜之间突然陷入金融危机之中,成了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发源地。究其原因,其危机的隐患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埋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却未能完善金融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不经意间使外汇投机的渠道增加,引“狼”入室,门洞大开,从而加剧了投机者对泰国金融稳定性的冲击。
(1)根据材料一,指出韩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中韩国经济出现逆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泰国成为亚洲“四小虎”的原因。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在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次崛起。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1935年8月31日)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非法
——《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
——《罗斯福选集》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
根本目的是什么?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示回答“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相关问题: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2)美苏两国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3)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请结合史实说明。
(4)结合以上内容,归纳影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源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来源:20102011学年广西德保高中高二第八次月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