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中国” 由一个地理文化的概念变成一个政治地理概念过程完成的标志是(   )
A 《尼布楚条约》中使用“中国”                       B 中华民国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对古代中原地区的称呼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在浙江所作或出土的古代作品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应该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国家的民族意识
D.要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这说明陈独秀反对孔教的主要目的是

A.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独裁 B.追求现代民主政治
C.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D.追求中国社会现代化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首诗中写道:“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驰过不晃荡。”这首诗

A.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迅速发展生产的愿望
B.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在民众中的存在表现
C.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成就
D.是属于人民公社会化运动中最常见的现象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歌德(1749—1832)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歌德对于美国的羡慕,包括(   )
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②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③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④拥有横跨北美大陆的广袤领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联盟约》规定:“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A民族自决                   B.集体安全             C.维护和平         D.委任统治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下面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分裂和统一的状况,说法不正确的有:

A.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一战后德国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0年,期满后经公民投票表决,决定归属。
C.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三国分区占领
D.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完成德国统一。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你认为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观原因可能是
①事件本身复杂②作者立场不同③受意识形态制约④舆论混淆视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度创新、政策调整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葛洪《抱朴子·审举》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的崛起》
材料三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1955年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制度。
⑵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一中“历史性的转变”应该是从       社会转向          社会,结合史实从政治、思想、科技三方面概括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是如何修正自身发展模式的?成效如何?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自述说,当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而五年之后的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语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袁世凯的“革命”在形式上是满汉易位,本质上则是传统的改正朔、易服色的革命,……袁世凯敢于逆时代潮流而动,主要是他头上戴的帽子是新的,但脑子是旧的。……在他看来,旧脑袋非得一顶旧帽子框着才相称、才妥帖。
——《变局》                                                       
(1)分析材料一中民众态度前后转变的原因。
(2)结合史实说明“古老的中国”被“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3)材料三中“改正朔、易服色的革命”指什么?旧脑袋指什么?
(4)联系辛亥革命后的史实,说明袁世凯的脑子是旧的。
(5)孙中山为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做了什么?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