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上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饮用水的处理,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C.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
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也都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淀粉、纤维素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米酒变酸是因为乙醇被氧化为乙酸
D.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2、Al3、NO3-、S2
B.存在较多Fe3+的溶液中:Na+、SCN-、CO32-、K+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NH4+、NO3-
D.常温下Kw/c(H)=0.1 mol/L的溶液:K、Na、SiO32、NO3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NaOH的浓度为

A.2mol/L B.1.8mol/L C.2.4 mol/L D.3.6 mol/L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比较Cl、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完成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C.用图3所示装置可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D.用图4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 4OH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 +6H2O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由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H<0,若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氧气,则ΔH增大
C.已知CO(g)的燃烧热ΔH=-283.0 kJ·mol-1,则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
D.一定条件下,将0.5mol 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38.6kJ·mol-1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镁、铝、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I: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1)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Al(OH)3]=3×10-34,该温度下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
(2)高温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洗涤沉淀时的方法是            
(3)常温下如果向AlCl3饱和溶液中不断通人HCl气体,可析出AlCl3·6H2O晶体,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析出晶体的原因:                              
Ⅱ: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验证所产生的气体。

(1)G装置的作用是                              
(2)证明有SO2生成的现象是            ,为了证明气体中含有氢气,装置E和F中加入的试剂分别为                  
(3)若将铁丝换成铜丝,反应后的溶液没有出现预计的蓝色溶液,而出现了大量白色固体,原因是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某兴趣小组欲探究SO2的性质及绿色实验方法,设计如下方案:

(1)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别为碘水和硫化氢的水溶液,则B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实现绿色实验的目标,某同学重新设计了如图A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1装置,与A1装置相比,A2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3)E中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32-、SO42、HSO3-等阴离子。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 mol·L-1盐酸、2 mol·L-1HNO3、1 mol·L-1BaCl2溶液、1 mol·L-1Ba(OH)2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SO32-和HSO3-,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适量“吸收液”于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取1 mol·L-1 BaCl2溶液向小烧杯滴加直至过量
若出现白色浑浊,则溶液中存在SO32-或SO42
步骤2:将小烧杯中的浊液过滤、洗涤,再用适量水把附在滤纸上的固体冲入另一小烧杯中;向冲下的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SO2和CO2等气体会造成环境问题。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 + 4NO2(g)=4NO(g) + CO2(g) + 2H2O(g)  △H1=-574 kJ·mol-1
CH4(g) + 4NO(g)=2N2(g) + CO2(g) + 2H2O(g)   △H2=-1160 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H3
①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第10 min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则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②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     0(填“>”、“<”或“=”)。

(3)脱硫。利用Na2SO3溶液可脱除烟气中的SO2。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NaOH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①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溶液呈中性时,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 > c(HSO3-) > c(SO32-) > c(H+) = c(OH-)
c.c(Na+) + c(H+) = c(SO32-) + c(HSO3-) + c(OH-)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一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硫酸是无机“三大强酸”之一,是工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无机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化学工业的很多领域都要用到浓硫酸。
(1)在硫酸工业生产中,我国采用黄铁矿为原料生产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在____(填设备名称)中进行。
(2)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二氧化硫的接触氧化在合成塔中发生
B.吸收塔得到的是98. 3%的浓硫酸
C.煅烧含硫48%的黄铁矿时,若FeS2损失了2%,则S损失2%
D.接触室中采取高温是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提高SO2的转化率

(3)科研工作者开发了制备SO2,再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的方法,装置如图:

为了稳定技术生产,硫酸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的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
(4)实验测得SO2反应生成SO3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有关,请根据下表信息,结合工业生产实际,选择最合适的生产条件是____。

(5)硫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含少量二氧化硫。为防止污染大气,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并设法进行综合利用。硫酸工厂排放尾气中的SO2通常用足量石灰水吸收,然后再用稀硫酸处理。
①请写出这种尾气处理方法的优点(写出两点即可):
②若某硫酸厂每天排放的1万立方米(标准状况)尾气中含0.2%(体积分数)的SO2,通过上述方法处理,理论上需生石灰____kg。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C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中L能层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C、D同主族。E、F都是第四周期元素,E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F原子除最外能层只有1个电子外,其余各能层均为全充满。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基态D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2)E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         ,F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3)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心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VSEPR模型为                    
(4)化合物AC2、B2C和阴离子DAB互为等电子体,它们结构相似,DAB的电子式为      
(5)配合物甲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其内界由中心离子E3与配位体AB构成,配位数为6,甲的水溶液可以用于实验室中E2离子的定性检验,检验E2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      
(6)某种化合物由D,E,F三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该晶胞上下底面为正方形,侧面与底面垂直,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d=       g/cm3(保留两位小数)。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反应①:

(1)化合物Ⅰ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1 mol该物质完全水解最少需要消耗_______mol NaOH。
(2)化合物Ⅱ可使________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Ⅲ(分子式为C10H11Cl)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Ⅱ,相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化合物Ⅲ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Ⅳ,Ⅳ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1∶2,Ⅳ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化合物Ⅴ是CH3COOCH2CH3的一种无支链同分异构体,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在Cu催化下与过量O2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检验Ⅵ中所含官能团,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写出所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年高考原创化学预测卷 06(新课标II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