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料记载,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导致这种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

A.编户制 B.均田令 C.租庸调制 D.征役制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将整个帝国分为36个地方行政单位,将地方行政管理权和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从而避免在他之前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战乱,保证了帝国的统一(尽管这种局面因其暴虐统治而很快被打破)。……这种体制被中国历代所沿用”。材料中“帝国”指的是

A.秦 B.汉 C.唐 D.明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指出:“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在目前条件下扩大对华贸易就是扩大鸦片贸易,而增加鸦片贸易是与发展合法贸易不相容的。”说明

A.鸦片贸易影响了工业品贸易 B.鸦片贸易成为中外贸易大宗
C.鸦片贸易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 D.鸦片贸易推动了工业品贸易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下列哪一工业成果可用于这一届博览会的展出

A.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B.铁路设备 C.电灯泡 D.电话机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的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①②段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掠夺财富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荷兰
D.第④段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是造成这一时期华资企业增长的主要原因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
C.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华资企业逐渐走向萧条
D.华资企业增长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蒙·哈默是美国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是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而在苏联和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资本家”,他曾经去了苏联,在苏联建立了铅笔生产厂,把美国成功的管理经验传授给这家工厂。这段材料可以说明

A.列宁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C.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
D.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成功之处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方是一张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脱盲证。毛泽东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依据两图判断,此证件应出自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过渡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其中第④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A.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B.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D.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8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二:(西班牙所属)美洲年均金银出口额,1500-1545年为300万皮亚斯特(计量单位), 1600-1700年为1600万皮亚斯特……300年间增长了11倍。整个殖民地时期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了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公斤白银。——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
材料三:自美洲发现以来,一直到现今,其银矿出产物的市场,都在逐渐扩大。第一,欧洲市场已逐渐扩大。……新大陆的白银看来就是以这种方式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相隔遥远地区联络起来的,大体上也以白银的买卖为媒介。——亚当·斯密《国富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2)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变化对中国和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潮流,明政府是如何应对的?(考生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作答)有何启示?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的力量很脆弱。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斗争。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1932年末,胡佛的最后一次竞选演说
材料三 这本书《道德情操论》很长一段时间不引人注意,我觉得它的意义不亚于《国富论》。他(亚当·斯密)有两次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提到看不见的手,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
——温家宝2009年2月1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的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当时西欧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2)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为胡佛的担忧提供一个现实的例证。为直接解决材料一所述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胡佛的竞选对手们实施了怎样的“变革”和“新政”?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温家宝总理强调道德的国际背景及道德的具体内涵。

来源:2011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