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例如甲醇燃料电池,它是由甲醇(CH3OH)、氧气和强碱溶液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可用作手机电池.该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4NaOH2Na2CO3+6H2O;2Na2CO3+6H2O2CH3 OH+3O2+4NaOH
则下列有关甲醇燃料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等量的甲醇通过燃料电池释放的电能比其通过火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多
B.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燃烧的现象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NaOH 溶液既可增强导电性,又有利于碳元素转化为碳酸盐
D.该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变成化学能,溶液的碱性增强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O2+3H2 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属于复分解反应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               
②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
(3)“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CaO加入到x溶液中,其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福建泉州】(1)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        (选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
(2)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氧气和四氯化硅蒸气(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陕西省】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遇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下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夜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探究。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夜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夜,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__。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转变为电能。
(2)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              
(3)溶解步骤中,产生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此反应外,溶解步骤还能发生两个反应:
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②Fe+ Fe2(SO4)3="3" FeSO4,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     (填序号)。
(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填操作名称),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5)请你就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届上海市松江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有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CO2、H2O(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同学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看见黑色氧化铜变红色,说明氧化铜发生了  (15)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则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    (16)    
②若看见      (17)        现象,则无色气体中一定不含有水蒸气。
③若看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8)        。由此现象,并不能确定原无色气体中有二氧化碳,理由是           (19)          
④最后用气球收集   (20)    (填气体化学式),保护环境。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届上海市黄埔区一模试题)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物,在受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另外二种氧化物。某校兴趣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①常用  (13)   试剂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水。
②对分解产物中的另外二种氧化物进行假设和验证:(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

假设
实验
现象
结论
假设一:
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现象是 (14)
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
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A中的现象是
(15)
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写出A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16)

③下表是根据“假设二”设计的甲、乙两套实验方案,请指出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

方案
步骤
不足
方案甲
先通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
(17)
方案乙
先点燃酒精灯,再通一氧化碳
(18)

查阅资料后同学们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该实验过程中装置C的作用是  (19)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届南京市高淳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家用煤炉中燃煤发生的反应与炼铁高炉内的反应有相似之处。

(1)煤炉底层发生的反应为             ,中层生成的气体主要是           。炼铁高炉中与煤炉中层发生的反应相同的区域是         区(对照图中A、B、C三个区选填)。
(2)写出高炉内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O4)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专题04 信息给予题(中考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