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预测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溪行(       ) 渔人甚之(        )
便还家(      ) 处处之(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是(  )

A.忘路远近辍耕垄上
B.率妻子邑人来此境奇山异水,天下独
C.后遂无问者风烟望五
D.不知有汉当立者公子扶苏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请简要概括桃花源人的性格特点以及桃花源内的生活特点。
《桃花源记》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其中一些词句在今天成了具有固定意义的成语,请说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 我渴望那种简单的男耕女织的古老生活,渴望那种不问世事的悠闲安逸,渴望那么一个地方,会是我的世外桃源
② 一个人在遇到不如意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调解;任何一件事都有其两面性,发生后,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想想,你或许就会豁然开朗!

来源: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预测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人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夙夜忧叹                   ②斟酌损 
伤先帝之明               ④以其咎 
翻译下面句子:
A.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 D.进尽/忠言

用选段的原话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②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刘备“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不才,君可自取。”但诸葛亮却从没有称帝的念头,忠心耿耿的辅佐那个黯弱昏庸的“阿斗”。你是怎样看待诸葛亮这一行为的?

来源: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预测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8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丙】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选自李白《行路难》)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空游无所依为佣耕
B.日光视其辙乱
C.知鱼之乐求其能千里也
D.不可知源安陵君许寡人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A.全石以为底 B.山峦为晴雪所洗 C.是鱼之乐也 D.行者休于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②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甲】【乙】两文中划线句子都提到了“乐”,联系文章内容,分别谈谈你对两文中“乐”的理解?
解释【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玉盘珍直万钱  羞:                            
长风破浪会有时  长风破浪:                            
【丙】文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来源: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预测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共10分)
(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
《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国之小子也,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
——录自《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注引<襄阳记>》
【注释】①传:《左传》。②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③天:指所依存或依靠,这里指父母。④诱:教导。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深
C.环而攻之而不胜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中@~国教育出#&版*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和”的重要性。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             
                         ”;乙文则从                 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乙文则是告诫子孙                               
                。(用自己的话回答)

来源: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预测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稠粥不继,日再食,遂大通儒家经典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   为                       (2)则何时而乐耶  然        
(3)长           既                       (4)日食          再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或昏怠,辄以水沃面                                                    
怎样评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

来源: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预测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