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那/千年古候/机而动利/日西山
B.易/鞭入里号/告天下史/千之国
C.拖/连篇体/誉归来架/不容发
D.颜/弩之末名/盖云集面/崭头角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布署萦绕响遏行云捷然不同
B.厮打桎梏坐壁上观破釜沉舟
C.阻梗谛造砭人肌骨防御攻事
D.陷阱融洽惨淡栗冽耳熟能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杨振宁教授对别人把他和什么歌星同日而语,估计不是不屑一顾就是一笑了之。
B.小夫妻俩背井离乡,从山西来到江苏,白手起家,盘下一家小面馆,通过几年的惨淡经营,小面馆的生意煞是红火。
C.日本右翼政府无视历史,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实行“收购”“国有化”,我国政府派出公务船、科考船以至海军船到钓鱼岛海域我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巡航、执法、维权,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
D.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两位律师指出,根据法庭调查的事实和新城分局刑警队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王宣是在并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就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B.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中。
C.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该馆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
D.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这些年一直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建设中大量采用的现场浇铸施工工艺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绣闼披:打开逢胜饯躬:亲自
B.宇文新州之范懿:美的、好的烟云敛霏:很盛的样子
C.亦何乎秋声恨:埋怨以兵法部宾客及子弟勒:统率
D.骑能者百余人耳属:跟随自功伐伐:讨伐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草拂之变色                 平明,汉军觉之
襟三江带五湖               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

A.两个“而”相同,两个“乃”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乃”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乃”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乃”也不同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徐孺陈蕃之榻贾谊于长沙
B.梁以此人肌骨
C.此天之吴会于云间
D.无不行而前百忧其心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A.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B.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C.胡为而来哉 D.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写一则短评,50字以内。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患盗论
宋·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丰世无盗者,足也;治世无赋者,均也;化世无乱者,顺也。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不务化盗而务禁盗,是纵焚而救以升龠①也。且律:使窃财者刑,伤人者死,其法重矣;而盗不为止者,非不畏死也,念无以生,以谓坐而待死,不若起而图生也。且律:使凡盗贼能自告者,除其罪,或赐之衣裳剑带,官爵品秩,其恩深矣;而盗不应募,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以谓为民乃甚苦,为盗乃甚逸也。然则盗非其自欲为之,由上以法驱之使为也。其不欲出也,非其自不欲出,由上以法持之使留也。若夫衣食素周其身,廉耻夙加其心,彼唯恐不得齿良人,何敢然哉?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则虽烦直指之使,重督捕之科,固未有益也。
今有司本源之不恤,而倚办于牧守,此乃藏武仲所以辞不能诘也②。凡人有九年耕,然后有三年之食;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吾恐未得其益,而汉武沈命之敝③,殆复起矣。故仲尼有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推而广之,亦曰:“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引而伸之,亦曰:“禁盗吾犹人也,必也使无盗乎!”盍亦反其本而已矣。
爰自元昊犯边,中国颇多盗,山东尤甚。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于是令州郡:“盗发而不辄得者,长吏坐之。”欲重其事。予以谓未尽于防,故作此论。
(选自《宋文鉴》卷九十五,有删改)
注解:①升龠(yuè):都是象酒杯一样的容器。②藏武仲句:藏武仲是周代春秋时鲁国大臣。作者引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如果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不是一样有罪当罚吗?③沈命之敝:“沈命法”是汉武帝时颁布的一项法律,规定“盗贼起,不发觉”,或捕盗不力者,就将有关大小官员一律处死。结果引发因官员怕治罪而相互隐瞒,以致盗贼更多,称作“沈命之敝”。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源,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慢:缓慢
B.为盗乃甚也逸:闲适、安逸
C.彼唯恐不得齿良人齿:排列,列入
D.用兵吾人也,必也使无战乎犹:如同,和……一样

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不赞成对盗贼采用“严刑峻法”的理由的一组是(   )
①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②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
③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
④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
⑤而汉武沈命之敝,殆复起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说明“盗”的产生是由于“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一句话,是“由上以法驱之”造成的。
B.本文着重指出,如果不解决盗贼出现的这些根本问题,任何严刑峻法,残酷镇压,以至招安诱骗,都只能更加激起百姓的反抗。
C.本文写作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但文中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语言,论证了官逼民反这一客观的现实。
D.作者引用孔子的名言,其主要用意是借此说明:做州县长官的捕获了盗贼,如果不如实公正的审理判决,就会激起更大的社会矛盾。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
(2)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 桑 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
(2)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琵琶行》)
(4)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滕王阁序》)
(5)                   ,黟然黑者为星星。(《秋声赋》)
(6)画栋朝飞南浦云,               。(《滕王阁诗》)
(7)                      ,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8)文章合为时而著,             。(《与元九书》)
(9)                ,任重而道远。(《论语》)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花   事
潘向黎
(1)三月里,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到花园一看,母亲种的贴梗海棠开了。白色的,很柔,花瓣圆圆的,很润,是江南娇小女儿态,居然冲寒而来,让人心头一热。连续两个月反反复复的病好像好了起来。
(2)三月底,樱花开了。特地去复旦南区看,原先最大的一株,不知道为什么少了很粗的一枝,不知道是台风刮断了,还是砍掉的。这一来就不成气势了,一瞬间的失望几乎变成气愤。真是不如不来,不来的话,这里的樱花在记忆中照旧浮一片云霞。
(3)可是若是不来,待到花期过了,肯定以为是人辜负了花。谁知却是花辜负人。可是那么美妙,那么短暂,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
(4)四月中旬。竟不知道自己住的小区里有樱花。就在后面一个自行车棚前面,有三大棵,是日本晚樱,似乎又叫八重樱的,一棵白色,两棵粉色。想必是自己也知道是迟了,于是格外盛大地开了,在花下仰了头看,一层花上面还是一层花,竟是花天。让人薄醉的明媚梦境,难怪“花天”是和“酒地”连在一起。
(5)想起上一次这样仰看樱花,是几年前在扬州的徐园,就在院子门内一侧,牡丹正开,盛大无比,色泽灼人,上面居然一棵樱花,密密盖住了天,这种搭配在别处从未见过,给 人的感觉足够奇异,简直有几分妖魅。人坐在中间的石凳上,眼睛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还觉花气填满了肺腑。人生到此,还有什么愿望?大概只有一个:希望这个梦不要醒来。
(6)但是樱花还是谢了,最初几瓣飘落,就让人担心风雨。但是风雨该来的时候还是来了,于是樱花雪一阵比一阵密。一夜风雨之后,出门时倒吸一口气,台阶下,堆了一堆的粉色花瓣。
(7)本来想改后主词一个字,叹一句:砌下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8)正好我白发苍苍的母亲走过樱花树,抬头说:“不要这样嘛。”我就觉得不必说了。
(9)今年天暖得疯疯癫癫,花期都乱了,还没到谷雨,牡丹都开过了。好不容易到了植物园,人家告诉我,牡丹都谢了。心想,只要还有三四朵,让我看看,也算没白来这一趟。到了一看,十停里谢了七八停,开着的那些也是萎靡。
(10)站在这样的园中,才明白什么叫大势已去。
(11)牡丹是热闹到不避杂乱的花,红的,粉的,紫的,白的,黄的,还有一种接近黑色的紫绛。花前的小牌子都写了品种名,无心看。没有花,秃秃地光知道名称做什么用?若有花时,更不需要了,它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
(12)这有点像爱情,爱着的时候不需要任何概念和定义,不爱了,多少种界定和解释都不能挽救。
(13)那么,地上的花瓣是没有结果的爱情,而那些没有花只剩名称的植株,是无爱的婚姻。
(14)春天是一年中最让人心烦的季节。伤感细密而粘稠,有时让人觉得自己脆弱到可耻。
(15)春暖花开?不,春天是花谢的季节。你不会在别的季节里,看到这么多的花凋谢。
(16)许多花争先恐后地开了,然后谢去,一场场花事是一个个陷阱,等着我们的心情陷进去,防不胜防。
(17)对人,为了躲避散时惆怅,你可以不聚,可是对花,你能怎么样?那花该开时就开了,你不能不看,不能不爱,那花该谢时就谢了,丢下你狼藉满地的心情。
(1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谁不怜?可是怜又能怎么样呢?
(19)为了想躲过心痛,其实不要花开。但是春天一到,偏偏花开,偏偏花谢。
(20)五月六日,立夏。
(21)昨天半夜,或者说今天的凌晨,起风了,然后打起了雷,怪不得昨天开始头疼。雨下下来了,头渐渐不疼了。起来出门,看到第十宿舍围墙外的地上,一片雪白的细碎落花。那几棵绣球不落则已,一落就到了这步天地。走近了看,五瓣五瓣的,依然精细着,像满地的小篆,曲曲折折的心事无人能懂。比起“立夏”这个抽象的节气,这满地的雪白小篆,更加让人彻悟,春天过去了。
(22)过去也就过去吧。一千个春天都凋零了,一万场悲喜都凋零了,多少代看花人都成了别人的追忆。
第(5)自然段中写观扬州徐园樱花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赏析第(21)自然段划线的一段文字。                                                                            
作者通过春天的花事的描述,寄寓了哪些人生感悟?结合全文,加以概述。                                                                                                                                               
第(3)段中,作者说“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这句话应如何理解?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阐述你的理由。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访北大教授钱理群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生于1939年,中国内地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被视为北大的神话和传奇。
记:印象中古人立传必歌功颂德,您怎么看自己写的这本《我的精神自传》?
钱:《我的精神自传》没有歌功颂德,应该只是一本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我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东西。
记:您觉得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出现的哪些新问题值得反思?
钱:知识分子在90年代后出现了新问题,那就是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分离。首先是生活本身的变化,知识分子自身越来越贵族化,越来越脱离中国的土地,特别是两极分化之后知识分子越来越关注自己,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种自恋、自怜、自娱之中,而忽略了身外的广大的世界。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知识分子把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的问题推向极端,在他们心中,民众就是暴民,民众总是非理性的。这就导致了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分离。
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期待能出一个像鲁迅那样有知识分子精神的人,您觉得有可能吗?
钱:我们年轻的时候,所有人类文明都在被批判,所以我们的知识结构有非常严重的缺陷,跟鲁迅那个年代不能相比。知识结构有缺陷,生存状态紧随其后,暴露出致命的问题,所以我们这一代是最没趣味的、最没文化的一代,就是这样一个差距,导致我们不太可能再出现鲁迅这样的人,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不会有。我在北大每年都要讲鲁迅,都受到学生的欢迎。这说明,喜欢思考问题的人还是很多的,他们对鲁迅的态度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接受鲁迅,另一派不接受鲁迅,但我发现,这与学生个人的生命选择有关系,一部分人选择“生命之轻”,他们就难以接受鲁迅,另一部分人选择“生命之重”,他们就接受鲁迅。
记:您曾是被北大学生投票直选出来的10位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退休5年,您现在可以评价一下目前北大的状态吗?
钱:就目前北大的现状,我只能说她已经和我们理想的北大渐行渐远了。北大的很多传统已经被摒弃。令人焦虑的是现在的中学教育与升学无关的不教,大学与就业无关的不教。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这完全与做学问相违背。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学校,也不是一个取得就业资格的地方。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大学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东西,这就是学术和精神。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出现了什么新问题?试分条概括出现的原因。                                                                         
钱理群为什么认为现今出一个像鲁迅那样的人不太可能?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些人去山里玩耍,下山的时候,面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径。大家很高兴,决定沿此道尽快下山,远远地看见山下的停车场,果然是条捷径!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地,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
读了这则故事,你对“捷径”与“弯路”的关系有什么认识和体会?请以“捷径与弯路”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银河学校高二12月月考卷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