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面面相qù( ) ②nì( )味 ③ 挑xìn( ) ④叱咤( )风云
默写。
①曲径通幽处,_____ _______。 ②____ _____,凭轩涕泗流。
③虽多忌克, 。 ④日初出沧沧凉凉, 。
⑤_______________ ,但余钟磬音。 ⑥吴楚东南坼,_______ __。
加点字解释:
①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 ②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
③遂以名楼:______________ ④缘坡植牡丹: 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陈阳同学沉着冷静,一人独得22分,为我队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 |
B.小张同学独具匠心,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
C.这次竞选他作了充分的准备,演讲那天,他一粉墨登场,就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 |
D.齐白石笔下的虾,憨态百出,栩栩如生,让人赞不绝口。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
C.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
D.你就像空气,无时无刻围绕在我的身边,而我却无视你的存在。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
②词是在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诗体
③中唐以后逐渐由许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而极盛于宋代
④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
⑤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A.②④③①⑤ | B.①②⑤④③ | C.②①⑤③④ | D.①②④③⑤ |
名著阅读:
①《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______、______。
②“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行者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八戒坚辞道:“多感老兄盛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
以上文字主要可以看出猪八戒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①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①赚得:骗得。
阅读上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①“放”“拦”这两个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②诗歌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宋濂,字景濂。性诚谨,官内延久,未尝讦①人过。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二)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注】①讦(jié):攻击。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未尝讦人过: ②悉召廷臣诘责:___________
③微景濂:___________ ④发箧视之:___________
与“忠于陛下”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C.于土墙凹凸处 | D.何有于我哉 |
翻译句子
①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简要说说选文中宋濂和赵普什么相同之处?选段(一)还表现了宋濂怎样的性格特点?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注: “工笔”和“泼墨”均属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工笔”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泼墨”用笔蘸墨汁大片地洒在纸上或绢上,画出物体形象,像把墨汁泼上去一样。
根据文段下的注,说说文中加点的“工笔长卷”和“泼墨山水”两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文中画线的句子,从表达方式看,属于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看,属于 。其表达效果为
一朵早醒的桃花
⑴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⑵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⑶我想念一朵小花。
⑷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⑸那时天空正阴郁。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⑹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⑺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⑻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⑼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⑽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⑾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于是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蜜的销魂的诉说。
⑿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
⒀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哪个位置。那朵站得高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⒁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⒂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早醒的桃花”是“孤独”的,结合文章说说它的“孤独”表现在哪里?
文章开头两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8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早醒的桃花”具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
表达与交流
日本《周刊邮报》杂志4月9日报道称,4月的日本迎来了樱花季,赏花游客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随着中国游客的涌入,对其不满的声音也逐渐增加,中国游客在日本赏花地饮酒喧哗、插队或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招致了差评。中国游客不仅在樱花树下暴饮暴食,还留下大量垃圾。在上野公园负责收集垃圾的清洁员发牢骚道:“可燃和不可燃的垃圾、瓶瓶罐罐全部放在了同一个地方,还一脸无所谓地走开了……”
请谈谈你读了以上材料的看法和感受,字数不少于80字。
作文
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的恶习告别…… 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关于告别,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体会?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字数不得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