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物理变化发生
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一定会有沉淀产生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液体或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氧气可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A.空气被压缩,因为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B.甘蔗甜,苦瓜苦,因为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因为0℃以下,水分子不能运动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PM2.5是造成灰霾大气的“元凶”之一
B.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
C.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了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铬酸钾【KCdCl3】,其中镉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1 C.+2 D.+5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量取的水体积偏小
D.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N4是一种单质
C.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由于N4和N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性质相同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D.Mg2+与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B.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C.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C.有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用食盐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D.蒸馏是净化水方法中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安全
B 化学与生活
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涤剂乳化
人体需要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肿大
C 化学与能源
D 化学与环保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存放在敞口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稀硫酸   ②浓硫酸   ③浓盐酸   ④生石灰   ⑤烧碱   ⑥食盐

A.①⑥ B.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横轴—反应时间,纵轴—生成的氧气质量】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采用氯酸钾为原料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是气体X的干燥、收集、尾气吸收装置,该气体可能的物理性质是

A.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4 KCl HCl B.Na2SO4 HCl BaCl2
C.FeCl3 NaOH NaCl D.Na2CO3 NaCl Na2SO4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uO
Cu
灼烧
B
CO2
CO
通入氧气,点燃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
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试剂1
试剂2 温度℃
溶解后温度℃
静置后温度℃
试剂3温度℃
混合后温度℃
0.5gNa2CO3
10mlH2O  20
23.3
20
10mlHCl  20%  20
23.7
0.5gNaHCO3
10mlH2O  20
18.5
20
10mlHCl  20%  20
20.8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废水中不含相同离子)Ag+、Ba2+、Na+、SO42-、NO3-、Cl- 。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会变得无色澄清且只含硝酸钠,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B.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 D.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个观点都是错误的,写出你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否定相应的各错误观点:

序号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2
凡有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3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铜、硫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填“化学式”);
(2)2012年3.15晚会播报了某地违规将有腐蚀性的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的内幕,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A、B、C、D表示四种物质,部分物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物质A和物质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几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t1℃140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可用图上的______点表示,此时溶液是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然后再加入A物质40g,可用曲线上的______点表示.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物质.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明在复习酸碱盐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性质(如下图,连线表示物质相互可以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明明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中,溶液变成          色;
(2)图中A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          
(3)若某金属单质能与盐酸反应,则要求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                
(4)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盐酸进行除锈,是利用图中条化学性质(填连线上的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请写出符合发生⑤反应的一种盐的化学式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交流与讨论】
(1)采用图二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优点是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使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
(3)“水火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钾遇冷水就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写出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A装置中产生氧气后,在B装置中,进行氧气性质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一根细铁丝绕在火柴上,使之成螺旋状,引燃后放入B中
 
 
将玻璃棒的一端沾上适量的硫磺粉,点燃后放入B中
 
 

在装置B中,水的作用主要是                                         ,利用上述整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和性质试验的最主要优点为(写一条即可)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何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主要是泥沙)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晶体?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以上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3)实验④中生成的沉淀D是                (填化学式);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实验方案再设计】
(5)为了完善原实验方案,你设计的实验是                                              (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含量测定 ”的实验

(1)甲组的方法是: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滴入到10g的混合物中,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除盐酸、样品与水以外,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必须用到的试剂是              ,现有某实验小组测得消耗盐酸(密度约为1g/ml)的体积是3.65ml,则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乙组的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经换算并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用上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的体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的操作方法是                               
(3)请你再设计一个与甲、乙操作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定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设计方法是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成水和SO2,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          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和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反应Na2SO3与盐酸反应生成SO2,化学方程式为                            
(4)小红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向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溶液,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1:只有K2SO3;猜想2:只有                ;猜想3:K2SO3和K2SO4混合物
【实验与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各取2ml反应后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随即滴加几滴品红溶液

证明含有K2SO3

向B试管中加入           溶液,再加入足量
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

 

来源:2015届广东省广州越秀区部分学校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