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平均可达性是指利用特定的交通方式,从某一地点到达指定位置的平均最短交通时间(小时)。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中心城市高铁通车前后可达性均值(小时)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图示中心城市的平均可达性改善最明显的是

A.武汉 B.上海 C.福州 D.广州

中心城市平均可达性的改善将导致

A.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B.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C.中心城区出现衰弱 D.物流业趋向高铁站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中国、美国、印度近300年耕地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美国、印度、中国 B.美国、中国、印度
C.中国、印度、美国 D.中国、美国、印度

1950年以来,造成①②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农业结构调整 B.人口持续增长
C.工业化和城市化 D.生态环境恶化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二甲苯( 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从石油中提炼。下图示意近年中国PX供需情况,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影响中国PX产业供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科技 D.政策

如果图示趋势持续发展,对中国化工产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A.产业萎缩 B.污染加重
C.布局变化 D.成本升高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福建省气象台2015年4月9日8时发布的未来4天(96小时)福建省降水量预报。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造成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反气旋

制作该天气预报图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和RS B.GIS和GPS
C.GIS D.RS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1981 - 2010年西藏平均霜冻日数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单位:天)”,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与西藏霜冻日数空间分布相关程度最大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西藏霜冻日数变化趋势的影响是

A.雪线下降 B.积温增加
C.冻害加重 D.牧业衰落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表,回答以下问题。

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A.①—一武汉 B.②—一杭州
C.③—一石家庄 D.④——福州

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甲国(吉尔吉斯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人口576万,其西部邻近国家油气资源丰富。境内河湖广布,Y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东岸积雪时间长。

(1)描述甲国的地形特征。
(2)分析Y湖东岸积雪时间长的原因。
(3)说明甲国人均水资源居全球前列的原因。
2014年9月13日,多国合作建设的由中亚通往中国的第4条跨国天然气管道正式开工。该管道是世界管道建设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
(4)评价该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地理条件。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红树林分布,右图表示我国红树林面积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红树林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2)简述红树林海岸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2005 - 2009年福建省西部山区短时暴雨月平均分布特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省短时暴雨的月际分布特点,并简析6月多暴雨的原因。
(2)简述为减轻山区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可采取的工程措施。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以来,海河某支流上游陆续建成134座水库,总库容量大于该支流年径流总量。下图示意海河流域平原主要河道干涸、断流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为改善海河流域环境可采取的措施。

来源:201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