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公羊传》),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礼乐制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和监察。那这位高官是

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献通考》记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这段材料说明的办事程序应该是

A.中书省草拟政令→尚书省审批→门下省执行
B.尚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中书省执行
C.门下省草拟政令→中书省审批→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太祖“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籓”,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A.宦官专权 B.武臣专权 C.相权过大 D.王国问题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的是

A.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
B.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D.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德斯鸠是18世纪启蒙运动著名的思想家,他曾这样说道:“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

A.城市组织 B.部落联盟 C.国家形态 D.城市联盟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共性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B.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C.代议制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D.1688年后在英、美、德、法等国相继建立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内容是

A.强占香港岛 B.协定关税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强在中国获取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通商口岸开工厂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北京设立使馆,由各国派兵把守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双十协定》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

A.中华民国成立 B.清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结束
C.辛亥革命胜利 D.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诞生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诗词口号中,反映出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君去矣,甘将热血红青岛;吾来也,不许狂奴撼山东。”
C.“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是《共产党宣言》观点的是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B.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都                                           

A.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制止了列强间的战争 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它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④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中共正式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针对下列哪对关系制定的

A.祖国大陆与台湾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C.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区 D.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做法使军政大权进—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这说明唐朝中央职能部门

A.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B.中国古代中央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和加强
C.唐朝中央制度中民主原则的体现
D.唐朝通过三省六部制废除了宰相的权利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数目时,收集、使用了以下几类资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家的论文 D.秦简的记述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的地方……”。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

A.彻底反帝反封建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对“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 D.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遇到纠纷请律师帮助解决的现象已经普遍,律师制度源于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雅典 D.古罗马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②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
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洋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天演论》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宋庆龄在此所说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你是一个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在贵州的遵义会址,你会给旅游朋友介绍遵义会议的人文知识是
①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②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③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④确定“八一宣言”,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满清民族权益
C.维护国家民族独立 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请阅读下列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图2,英美两国国家机构构成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2)根据图1、图2,完成以下表格:

(3)图3所示的中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部分所体现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图中所示三种政治制度从确立方式上有怎样的相同点?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欢庆八一南昌起义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二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领导,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蒋介石。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
材料四 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中对不同时期认识上的三个伟大变化,分别是哪三个变化?
(2)材料三、四的认识通过什么具体事例得到了证实?
(3)这些伟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制定法律;
(三)监督宪法的实施;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人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次革命运动的产物?依据材料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政体有何特点?(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并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的主要权力。(6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政体有何异同? (8分)

来源:2011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